基于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上   作者:李前
[导读] 根据时代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音乐教育作为当今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日趋大众化与多元化。想让音乐这一学科在音乐文化中得到发展,就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这就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进核心素养概念,来挖掘学生音乐潜能,让学生关注音乐教学实践,从而产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重庆市渝北区长安锦尚小学校   李前

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音乐教育作为当今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日趋大众化与多元化。想让音乐这一学科在音乐文化中得到发展,就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这就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进核心素养概念,来挖掘学生音乐潜能,让学生关注音乐教学实践,从而产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本文将对如何培养音乐核心素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音乐课堂
        面临当今时代社会迅速发展,教育处在时代发展前端,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普及,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革新并融入到不同区域的教学之中。从小学开始培养核心素养,主要培育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概念下开展的小学教育让小学的音乐课堂发展方向得以改进,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之中努力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水平,都是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研究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非常必要。
        一、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
        音乐的核心素养是在音乐教学当中的具体需求,主要的针对对象不只局限在学生,也适用于全体公民。音乐核心素养是人们运用对音乐的听觉体验,来感悟和参与到各式各样的音乐活动当中,从而发展自己对音乐这门艺术的审美和表现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培养对艺术的情感,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丰富内心世界。
        (一)审美的感知
        人们对审美的感知是指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听觉特征等方面的理解和判断。这也是音乐教学当中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在指定的音乐氛围里,能从总体上把握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和文化背景,还可以从各异的文体里发掘作品具有的音乐特点,进而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仅包括审美感知能力,也包括审美态度和情趣等。比如说,在欣赏《水调歌头》这首音乐作品时,应该从音乐基本要素来体会,比如力度、节奏、旋律等。当聆听这首具有特殊情感的曲目时,可以感受其中的民族风格,以及如何将感情表现出来的。审美感知是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也是学习音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1]。
        (二)艺术的表现
        艺术表现包括通过音乐创作、演奏、歌唱等方式将美感与内心情感加以体现的艺术形式。具体内容即是音乐教学的具体实践。和大多数学科的纯理论形式不同,音乐学科和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这也是音乐所具有的特点。音乐学科和艺术表现的关联点就是将有感情、有韵律和节奏的音乐通过演唱、演奏或者弹奏等方式展现出来,内容形式多样,因此音乐才独具吸引力。对于音乐这门学科来讲,其表现形式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以提升学生表现力;二是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文化的理解
        文化理解指运用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等形式,对不同文化下音乐所表现出的人文含义加以阐释。文化理解是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创立的,音乐学科同样具备文化属性,属于文化的分支,所以文化和音乐是不能分割开来的。增强文化理解的目的是在音乐教学时,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绵长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上展开教学。文化理解涵盖了不同的音乐教育文化,不管处于任何音乐教育年代,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在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原则
       (一)教育开放的原则
        当前时期,我国音乐教学经常遇到分隔与独立的音乐风格下创造出的作品,在当今市场中,音乐的类型很多样,而且数量也很多。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过程里,为了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格的培养。对于一些音乐作品来说,总体表现的内容大多是品德,音乐作品作为审美视角的结晶,它的核心就是热爱生命,目标是创造美好生活。


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的教学需要打破旧的思想理念,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上都要与时代潮流一致,在不断实践中突破创新[2]。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习是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主动地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在当代新的学习观念里,是不支持原来以教师与教材为中心的理念的,而是更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提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以前教师的地位做出转换,将其向协助者、引导者进行转换,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播给学生,更需要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激起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从而完成对音乐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发掘学生音乐潜能,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提到了主体的自我感知觉醒,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获得发展和提高。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提高自我生活和学习能力,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不断发掘自身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并解决的能力,掌握面对现实中纷繁复杂问题的本领,从而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使自己拥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热爱生活、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掌握相关知识打开新的大门,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促使掌握音乐这种艺术,奠定了学生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呼唤学生音乐热情,使学生对乐理知识和律动产生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教学之中,积极地学习知识。教师也要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改善原有的音乐技能、知识传授方法,在尊重学生差异与自觉的基础上,以放飞自我、发展自我为核心,不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音乐技能和知识,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趣味[3]。
        (二)着眼教学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加强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体验和创新思想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体现出核心素养包含实践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音乐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潜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观察能力,来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意识。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对音乐接受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教授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内容,如欣赏、表演等实践方式,来营造愉快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在创造和表演中感受到音乐的价值。例如在欣赏歌曲《小燕子》时,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
        (三)完善音乐教学设备和器材
        音乐教学和其他科目不同在于,不光有课本就足够了,音乐的展现不仅要有主唱,还要有乐器进行辅助伴奏。所以,学校需要增加器材种类,改善学生的上课条件。当拥有足够器材之后,教师需要对这些器材充分合理的使用,在教学中用演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其更加了解音乐器材如何应用。音乐器材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长笛、钢琴、萨克斯等,每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都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学会辨别并掌握每种音色分别可以运用到什么场景。此外,在音乐教学时也要注意养成学生实践能力,在听到一首曲子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演唱出来,也要让学生知道如何使用适合的乐器,在此过程中逐渐发掘学生应用乐器方面的能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禁锢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而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崭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式,创造出受学生欢迎的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义务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好基础,面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青.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J]. 北方音乐,2020,06(12):184-185.
[2]郝紫帆.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音乐课堂[J]. 黄河之声,2019(14):120-121.
[3]郑丹梅.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 考试周刊,2018,6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