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上   作者:李一惠
[导读] 顺应课程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何运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构建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从而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与数学应用能力、多种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创设出稳定、良好、有效的环境,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懈探索的目标。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    李一惠  362200

摘要:顺应课程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何运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构建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从而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与数学应用能力、多种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创设出稳定、良好、有效的环境,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懈探索的目标。本文从多个方面列举了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以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设问;核心素养。
        引言: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即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规律、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与数学技巧后,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分析与数学建模。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于课堂内,从而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成为具备良好数学素养的人才。
        一、重视师生互动,设计问题具有引导性
        在数学课堂的解题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思维是一直在转动的,此时教师应当积极展开师生互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也能够对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起到引导的效果。教师应当为每一名学生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交流环境,注重对学生想法的倾听,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认知特点,从而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言说出自己的答案。另外,由于部分数学题目在解答上没有唯一解,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不应对学生的思维过多的束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对题目的回答。
        例如,在教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这一单元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设f:x→|x|是集合A到集合B 的映射,若A={-2,0,2},集合B可以是下列集合的(   )
        A.{0}    B.{2}   C.{0,2}  D.{-2,0}
        教师在进行这道题的解题教学时,就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引导性的设问,启发学生的解题思维。
        教师:“同学们仔细审题,说说题目给出了哪些线索?”
        学生:“f:x→|x|可得集合B 中的元素是集合A元素的绝对值。”
        教师:“那么结果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A={-2,0,2},所以B={0,2}。”
        教师:“但是,{0,2}并不在题目给出的选项里啊。同学们再想想其他的答案。”
        此时学生会十分疑惑,但进而想起了知识点中的概念:对于一个映射,允许B中的某些元素在A中没有原象,即B中除过0和2,也允许有其他的元素。由此可见答案选A。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始终是循序渐进且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能够做到学生始终在对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发散的思考,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二、重视数学语言培养,设计问题具有概括性
        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培养,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由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注重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从而让每一名学生能够逐渐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的概念、规律、法则等,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十分有利。
        例如,在教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课时,在看到A?B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哪一名同学可以将A、B集合的关系用语言简单地表达出来?”学生就会进行这样的描述:“若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也就是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也可以说集合A是集合B中的子集;若B包含A,说明A为B子集,若A包含于B,也说明A为B子集...”这一系列抽象的数学概念被学生运用语言流畅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抽象思维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解题教学是学生不断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完成对一些解题技巧的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在设问的时候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形成“遇到问题等答案”的不良学习习惯,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学生多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函数概念与性质》这一单元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区间(0,+∞)上不为增函数的函数是(   )
        A.y=2x+1  B.y=3x2+1 C.y=-2x D.y=2x
        教师可以就问题展开设问:“同学们,什么是增函数,什么是减函数?”让学生对学过的概念展开回顾后再分析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一个选项展开分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这样的思路:选项A,因为2>0,所以在区间(0,+∞)中为增函数;选项B:y=3x2+1的对称轴是x=0,因此在(0,+∞)上也是增函数;选项C的y=-2x,这个显然在(0,+∞)上也为增函数,而选项D.y=2x,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因此答案选D。在学生对每一项选项进行探讨交流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如逻辑推理、分析能力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另外,在进行一些需要学生进行运算的题目的教学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在掌握相应的运算规律后就题目给出的数据与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并选用最为合理的运算法则,最终得出结论,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
        结语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数学解题的教学时,要注重运用设问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也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就如何更好地运用设问提升解题教学的质量进行探索,最终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起到广泛深入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兰兰.高中数学教学中设问、追问与点拨的实践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38.
[2]李光所.高中数学例题教学方式之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9(0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