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上   作者:沈兰萍
[导读]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中心小学   沈兰萍   315201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若能加以巧妙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的发展。那么如何使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变为教学的有效素材,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一.预设错误,优化思维
        古人云:相反相成,相克相生。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和习题,凭借经验,有些关键性、规律性的错误是可以预设的。而此类错误仅仅靠反复强调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它们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比较、思辨,从而在“错误”中寻找真理。这种方法,以“假”明“真”,欲正先反,令人耳目一新,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利用错题和设陷性提问来预设学生错误,故意使学生“落入陷阱”,再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不但能使一些易混、难记的知识得到强化,同时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
        二.善待错误,澄清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也是必然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待“错误”,巧妙引导,这样往往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魅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判断题:两根绳子同样长,第一次剪掉它的,第二次剪掉米,两次剪掉的一样长()。学生错解√。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分数概念的不理解。分数既可表示数,又表示率,因此,当错误产生时,我不急于给他们正确的答案,而是顺势利导通过“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能举出具体的数据吗?进行小组里交流。”既给学生反思的机会,又创造“矛盾”,让学生各抒己见,深入分析。教师通过及时的点拨,为学生梳理思维的矛盾,已澄清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将错就错,提升思维
        《新课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然后汇报交流。反馈时有学生说: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这种不严谨的结论,应该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对此,我没有立刻否定,更没有直接把正确答案告知学生,而是提醒学生:换个不同大小的圆锥试试。再次实验后学生发现上述结论有问题,此时老师提问:为什么不一定?怎样的圆锥和圆柱才有这样的关系?这时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达成共识: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所以,合理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能纠正学生认识上的欠缺,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 对学习错误的在认识
        经过对各种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探究,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地提升。
        (一)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益。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情境,当教师把错误及时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大大激发,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为载体,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发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增强了学生的质疑意识,提升数学能力。巴浦洛夫说:“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人类创造思维发展的精华,只有拥有质疑精神的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敢于“挑战”老师,敢于质疑教材,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合作探讨,初步建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能像“垃圾箱”一样容下学生的错误,又不能像清洁工一样把“垃圾箱”的废品一倒了之,我们要用慧眼去挖掘学生错误中的闪光点。
        教室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真正成为精彩课堂的催化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真实、鲜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