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教育 因“生”制宜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上   作者:鱼曼
[导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那怎样才能不负社会,不负人民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思考探索,积累了一点经验,供大家商榷。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街道中心小学     鱼曼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那怎样才能不负社会,不负人民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思考探索,积累了一点经验,供大家商榷。   
        一.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学生。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必然。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应正视这些差异,采取合理的办法,因材施教。
        1、给优等生以雄心。 
        优秀的学生有他扎实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还有独道的学习方法,基于这些优越的条件,我要求这类学生树立雄心壮志,要为自己定下更高更远的目标,要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班郭梓彤和杨文娜是极具语文天赋的两位女生,她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浓厚,文笔优美,阅读鉴赏及审美能力都很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给她们灌输勇争第一的勇气,告诉她们“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千万不可做井底之蛙,固步自封,举步不前。鼓励他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因此,在每次考试中,她们都能脱颖而出,成绩一次比一次优异。
        2、给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是吊在中间,因而好多易满足的同学也就乐于呆在这个位置,安于现状,懒懒散散,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成绩。针对这种心理,我给中等生的是信心,激发他们的斗志,告诉他们要正视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们通过努力比肩优等生。我把他们归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趋势,因而好多学生恢复了信心,他们努力赶超,扩大了优生的范围。 
        3、给学困生以上进心。 
        在一个优秀教师的眼中,学校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尊重这类学生。努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还有优于别人的长处”。我们班有个叫谢新鹏的同学,学习上一窍不通,但他会用电脑,因此我常常在语文课上穿插信息技术知识,让他表演,获得大家称赞。我再趁机大肆渲染,鼓励他,促使他上进。这样,这些所谓的差生尝到了成就感带来的甜头,也就多了一些学习的劲头。
        二、倾注真情,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我记忆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暗夜里指航的灯塔,所以,在教育学生方面,我常常会把全部的爱心献给学生,并且会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爱。
        1、对优等生注入严厉的情感而非宠爱。


 
        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我对学生要求严格,愈是优生,我愈是“苛责”,更是当面说坏话,背后说好话。在我的班上,优生没有趾高气扬的神态和养尊处优的病态,因为他们跟所有同学是同等的,有时我对待他们甚至更苛刻些。杨文聪同学曾因少做一道写话题被我批评,郭欣同学因写错一个字而被罚等,这些同学因为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经过努力,这些同学的成绩更加突出。 
        2、对中等生给予亲切的关爱而非慢怠。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女生,语文成绩较好,但数学成绩弱,总名次总是上不去,因而她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找她谈心,肯定她的长处,教会她协调各科的关系,树立她单科精品意识。我常常拿名人、往届学生中的典型事例开导启发她,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科目,不放弃自己,最后,这个同学的各科成绩均有提升。
        3、对学困生采取宽大的包容而非放弃。
        我们班的杨硕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差生,他经常上课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课后不交作业,课间爱追逐撵打其他同学,他不光学习差,纪律也很差,科任老师都对他特别头疼。但我并没放弃他,反而对他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允许他犯一点点小错误,鼓励他慢慢改正错误。比如不交作业这个问题,我先让他由绝对不做到少做一点,由一次不交到一周交两三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对他任何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进行大肆表扬和肯定,久而久之,这个同学恢复了正常,作业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三、传道授业,兼顾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创造者。所以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我不敢放松任何一个学生。
        1、课堂提问针对每一层学生。 
        课堂提问时我因势利导,难题抛给优生,易题留给了中下等同学,这样既让优生感觉有挑战性,而差生也有一定的成就感,不会因回答不上问题而尴尬,失去学习的信心。
        2、课后辅导落实每一类学生。 
        培优帮差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后辅导时,我对优生主要是填充他们课堂上的饥饿感,进行拔高训练,比如写作技巧的指导,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让这类学生真正优起来,而对于学困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的指导,浅易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这样因“生”制宜,让他们各得其所。
        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教育更是一门如何用情如何动心的艺术,尤其在这个“学生都是家里的宝”,“不能打骂不能体罚”的社会环境下,愈情于教,以爱心为向导,以“有教无类”的心态关爱每一位孩子,这不失为一种教育机智。只要我们倾情于他们,并能结合他们的个性差异,因“生”制宜,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