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问题 促进深度思考——小学高段构建数学问题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上   作者:闫慧
[导读] 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深度思考。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  闫慧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深度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  思维  思考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重要途径。有效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老师在备课时需要在设计问题上多下功夫,认真揣摩。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节完整的数学课包括导入、新授、练习、小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思考。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从导入环节、新授环节、练习环节谈一谈如何构建问题策略。
        一、导入有情景,问题有方向
       (1)问题情景故事化
        故事化的导入从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的背后生成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联想和猜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刺激学生思维的伸展。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一课,故事化的导入《国王与帽子》:国王拿一批布料做一顶帽子,贪婪吝啬的国王想做更多的帽子但是不增加布料,结果到手的帽子只能戴在手指头上了!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恰到好处帮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问题情景生活化
        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回归生活,我们的数学服务于生活。生活化的导入让学生知道这节数学课的真实生活背景,解决什么样的生活问题。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一课,课前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相遇情景,课上表演。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创设的相遇情景有走路相向而行也有骑自行车相向而行,这样的导入既有趣又有意义,而这样的生活情景再现为本节课解决相遇问题建立了模型。
        (3)问题情景趣味化
        任何形式的导入都是为了博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趣味化的导入让数学课堂更生动,学生思维更活跃。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一课,日常生活中学生没有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需求,所以我们采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情景让学生产生要测量的浓厚兴趣,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情景,最后聪明的乌鸦喝到了水,出示问题:上升的水的体积是多少呢?这时学生开始小组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溅起思维的美丽火花,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实际上就是求石子的体积,因为动画片中乌鸦喝水的瓶子是粗细不同的,所以学生想到做个实验,把这些石子放进有水的量杯中,这样就能清楚的看出水上升了多少毫升。
        (4)问题情景活动化
        一节活动探索课的导入不妨开门见山,直接带领学生进入活动现场。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烙饼》一课,出示淘气的妈妈在厨房烙饼的情景,并且出示烙饼要求:每次锅中只能放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三分钟。问题:烙两张饼需要几分钟?学生用手势表示,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一共6分钟。老师提问:如果要烙三张饼呢,用几分钟?有些学生直接回答12分钟,这时有学生反驳12分钟太浪费时间了,单独只烙一张饼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燃气,说到这其实学生已经有了优化的思想。既然已经产生了认知冲突那就要解决问题,小组四人用三张纸片模拟烙饼的过程,在小组活动中他们一次次尝试,集思广益,最后选出最优的烙饼方案。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二、问题引领课堂,开拓崭新思维
        一节课的新授环节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主要阵地,是整节课的核心,而问题才是引发学生思考、开拓新思维的主要手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思辨、批判、审度、转换……找到思维的生长点,并且抽枝发芽。
        (1)问题凸显层次性
        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思考中不断发散思维,领悟知识之间的脉络体系。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一课,围绕三个层次的问题展开探索。第一个层次的问题,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让学生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学生很快搭出立体图形,而且有且只有一种,由此学生得出通过三视图可以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紧接着提出第二个层次问题,只给出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试着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学生通过独自搭一搭再小组探讨发现有多种搭法,虽然不能确定唯一的搭法但是可以确定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最后提出第三层次问题,只给出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这个立体图形或者确定所需的小正方体个数吗。学生在解决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展开想象,可以想象出无数种立体图形,所以只给出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而且有无数种,但是可以确定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不能确定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此时老师追问,如果告诉你有6个小正方体呢?有学生不假思索说有无数种,也有学生反驳不可能有无数种,那么到底多少种呢不妨小组合作搭一搭。通过这三个层次问题的引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得到锻炼。
        (2)问题富有启发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运用启发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体会比的本质,那么如何让学生明确比赛中的1:5并不是比呢?我以比赛中的1:5与蜂蜜水中的1:5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启发性问题:兑蜂蜜水时1份蜂蜜兑5份水,为了使蜂蜜水甜度不改变,2份蜂蜜要兑多少份水呢?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对比的初步认识,能够分析出需要10份水,也就是2:10。接着再对比篮球赛中的1:5,甲方进球加1分,乙方没有进球比赛成绩变成几比几呢?学生不假思索得出2:5,那么篮球赛中1:5究竟是不是比呢?通过这样几个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的认知得到启发,由此得出比赛中的得分比不是比,因为它没有比的性质。
        (3)问题侧重巩固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处在不懂装懂的状态中。如果对于讲解中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又没有学生提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提出巩固性问题,例如“他刚刚是怎么想的,你能说一说吗?”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再次回忆刚刚那位学生的回答,是对知识的巩固。再例如“通过刚刚那位同学发现的规律,你能试着举出一个例子吗”,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正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理、归纳、总结、巩固。
       (4)问题体现差异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具有差异性,所以我们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应该具有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所需的数学知识。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一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老师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等底等高时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全班掌握了这个问题后,再提出一个差异性问题:不等高或者不等底时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学生进入深度思考,有学生产生疑惑:不等高或者不等底时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无法探究倍数关系,是不是还缺了条件?这个疑惑是学生深度思考后沉淀的结晶,于是我就补充:现在告诉你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并且高也相等,他们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在体积和底面积相等时,它们的高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个差异性的问题,展开小组探究,借助学生提前准备好的橡皮泥,演示等体积变形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动变之美,让学有余的学生有问题可探寻,然后发挥小组的作用,帮助后进生理解其中的关系,厘清思路,提高空间观念。
        三、变化提问形式,促进反思提升
        在课堂练习环节中,提问更不能随意化,教师不仅要对前面30分钟学生的学习效果做总结,还要利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反思提升。教师可以提出反思性问题,如“刚刚做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启发或者反思?”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深刻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思维导图,又要联系自己在做练习题过程中出现的误区或者盲区做出总结与以后的对应策略。教师还可以提出评价性问题,如“通过刚刚的闯关练习,请你为自己的做一个简短的评价。”学生会从自己的解题心理、解题方法、解题检验、解题总结等方面给自己做一个评价,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实现自我提升。
        爱因斯坦国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可以有课堂之前的预习提问,也可以有课后的提问。解决一个问题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模式去解决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是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认识一个矛盾,冲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而创造性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疑问、批判,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思考是发散思维、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有效途径,而问题是引领思考的先驱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数学素养得到提升,数学关键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美)杰姬·阿克里· 沃尔什(Jackie Acree Walsh)全盛力(译).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