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何利军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下   作者:何利军
[导读] 在教育改革盛行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开始积极转变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教师接受新教学理论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更新教学理念,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情况下,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何利军

摘要:在教育改革盛行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开始积极转变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教师接受新教学理论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更新教学理念,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情况下,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首先表明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其次分析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最后探讨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惯性思维;自主学习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集中完成而又不能忽视的,一项极具持久性的教学任务和时时刻刻都秉持的培养理念。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吸收最新的、最适合当下学生学习的教学理,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惯性刻板思维较强
        数理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极强的规律性,大多数题目的解决往往是建立在大量固定化的公式的基础上。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公式的重要性,这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联系与重复,渐渐就形成了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刻板印象——遇到题目多习惯性通过套用公式来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得学生在遇到类似题型就用相同的方法解决,久而久之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就减弱了。这种学习与教学模式在应对平时的考试是看不到太大的破绽的,但在面临高考数学的题型时,惯性与刻板的教学与学习方法毫无还手之力。学生在面对一些难度较大且新颖的题型时,传统的题海战术与固话的刻板思维反而成为了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发挥做作用的绊脚石,此时思惯性刻板思维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这对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由成长与发展。
        (二)系统连续教学性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门类,在教材编排过程中存在严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各个章节之间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完成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后应该对数学概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系统的知识体系。然而,教师在开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系统知识框架的构建,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的按照章节进行讲解。[1]此外,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公式、概念的掌握,而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一贯采取提问抽查的方法。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往往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重大的影响。 教师对公式概念的提问是对学生掌握程度、了解学情的重要途径,是合理的,但提问抽查不是唯一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及公式的推演来深入掌握。
        (三)缺乏课后回顾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学生接触数学开始的启蒙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需要学生不断努力开发自己的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始终保持继往开来的学习精神,不断回顾所学的知识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思维系统。“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后总结反思,往往能带给学生新的想法与思路,学习效果都能得到显著提升。相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得出的记忆周期,学生课后忽视对知识的回顾与复习,往往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淡忘,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灵感与渐趋构建数学思维模式也会随着知识点的遗忘而消逝。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注重对学生课后回顾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与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高中数学具有超高的抽象性与复杂性。数学思维模式对于物理、化学的也有极大的帮助。过对学生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通常物理与化学的学习能力也较强,三门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化学的学习能力,从而使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提升。[2]”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的解题速度,提高了学生的答题效率,是学生突破固化思维的束缚,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其在遇到生活难题是找到科学而简易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三、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习
        数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的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数学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潜力得到全面开发。[3]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是其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系统和开拓数学思维的一把钥匙。对数学世界的兴起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数学、自主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便会慢慢提升。
        (二)创设问题情境,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作为催化剂能够有效推动课堂进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点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与热爱。例如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向学生讲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国王,为了奖励有功之臣,会满足有功之臣的任何一个要求,这名有功之臣说道:国王能否在国际象棋的第一个方格子之中放入2粒麦子,接着在第二个方格子之中放入4粒麦子……在第n个方格子之中放入2n粒麦子,请问在棋盘的64个方格子之中共要放入几粒麦子?[4]”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求证国王是或否能够满足这位功臣的要求。教师观察学生在计算到一定程度,察觉学生计算陷入繁琐中时,借机向学生能够提问如何才能又快又专的求证国王是否能满足工程的这一要求。学生对于结果的渴望必然会促使他认真学习接下教师讲述的计算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法律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和对数学知识探索欲望,从而达到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心得教学理论与方法,结合教学实际丰富教学手段,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结语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科目中三大门类之一,起点位于作用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其自然就拥有了破解一切题目的法宝。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要秉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广泛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越峰.浅论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6):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