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下   作者:周银霞
[导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自然学科,通过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的思维。

浦江县黄宅镇前陈中心小学    周银霞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自然学科,通过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生活服务的,都是为了改变或者是改善生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书本知识与考题的多种转化,过分忽略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对于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重要性,所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下,我们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很难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它发挥知识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最终教育形成了很大一部分所谓的“书呆子”,也通过实践的检验,得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真理”。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自然学科,通过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的思维。在小学科学课本中多以生活实际中的动物、植物、大自然等为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将课堂生活化、知识生活化、考核内容生活化,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应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生活化的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在透彻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情况下,为将来服务于社会和人类打下良好而结实的基础。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生活化科学知识
        教学手段信息化是当前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升级,因此各个学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逻辑性强的工具性学科,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世界,并逐渐在学习与实验中养成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的学科素养。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那些科学原理或是定理得到更为直观的展示,在减轻教师的讲解负担的同时,小学生也可以因此更为迅速地掌握,同时视频或是图片的展示,让科学的实验原理或是现象更加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进而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植物的一生》时,植物从发芽到开花、结果、成熟、枯萎等,需要经历长达数个月的过程,因此无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观察,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视频展示,让学生通过快进视频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观看完植物的一生,同时可以从整体角度展开观察,在视频中,植物的地上裸露与地下掩埋的部分都能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此时可以直接对植物的花、页、根、茎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直观观察,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



        同时,教师可以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视频的暂停,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在某个部分遇见问题时也可以直接反馈给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这个过程会因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更加高效,节省课堂时间的占用。这个展示的过程不仅能节省教学资源,还能让实验的整个过程更加生活化,学生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就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原理。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也是教学过程中较常见且可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师应注重运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而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拉近科学实验与知识原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都应进行重视。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吃的学问》时,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中带来一份食物,如一碗米饭、一盘炒熟的蔬菜、一个水果、一种零食等,学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选择携带,如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出一个食物鉴定的情境,多种多样的食物被带到课堂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携带的食物进行讲解,如水果的功能,米饭与蔬菜的热量等,还可以创设一些食物食用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演绎,然后让其他学生指出食用的方式与时间点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正确等。
        在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非常乐于参与,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学习到很多食物搭配、食物使用方法、食物属性等方面的一些知识与基本原理,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其他知识原理或是教学部分,教师同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科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三)展开课外生活化探究活动,感悟科学
        科学课程体系中有很多知识的原理需要到室外进行观察与探究,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更为高效地掌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展开研究。这种课外活动的实验组织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物质在变化》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室外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如生锈的铁钉,观察这些生锈的铁钉是什么样的,与正常的铁钉相比,这些生锈的铁钉有什么特征,颜色上、质感上等,同时对这些铁钉放置的环境进行观察,思考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更容易让铁钉生锈,也就是铁钉生锈的环境需要具备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设计需要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步步分析,同时通过总结与思考对现象背后的原理进行分析,养成乐于观察与分析、总结等严谨的求知态度。
        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时,除了能够将课堂气氛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考核方式生活化,还要多注意总结经验,防止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出现“放羊式”的教学后果。
参考文献:
[1]黄同评.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8):46-47.
[2]柯崇仁.试论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8):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