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炸弹”的排解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下   作者:李志媛
[导读] 在2017年,接任了一个新班级,虽然新班级什么事都从零开始,比较辛苦,但一个多月后也逐渐步入了正轨。觉得班级的孩子整体比较乖巧,怀着庆幸的心情送走了一年级的时光,迎来了二年级的光阴,原以为能一直“好运”相伴,却不料,班级一个平时也乖巧,学习主动性强,乐意做老师的小帮手,学习成绩也不错的一个小男孩林xx,因为别人指责他做的不对,他就情绪失控,打那个同学,同学跑了就追着打,追不到,就拿着桌上的书、铅笔

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一小    李志媛

        背景:在2017年,接任了一个新班级,虽然新班级什么事都从零开始,比较辛苦,但一个多月后也逐渐步入了正轨。觉得班级的孩子整体比较乖巧,怀着庆幸的心情送走了一年级的时光,迎来了二年级的光阴,原以为能一直“好运”相伴,却不料,班级一个平时也乖巧,学习主动性强,乐意做老师的小帮手,学习成绩也不错的一个小男孩林xx,因为别人指责他做的不对,他就情绪失控,打那个同学,同学跑了就追着打,追不到,就拿着桌上的书、铅笔盒等东西砸,桌上有什么就拿什么砸,不管是什么。好在当时桌上没有剪刀、小刀之类的尖锐器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林xx情绪失控时,老师来了也一样,只要谁询问一声,让他安静下来,他就踢谁砸谁。
        最严重的一次,是他发试卷时,边叫同学的绰号边发试卷,同学们也叫他的绰号,他就不乐意了,发起脾气情绪失控。第二天,任课老师知道情况后,决定找林xx谈心,考虑到在同学面前谈,他可能要面子,一不小心就发脾气,所以把他请到办公室谈心。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后,老师说不能叫同学的绰号,小男孩说,别人也叫了他的绰号,老师只是接着说,是因为你发试卷时先叫别人绰号,别人才叫你绰号的,是你不对在先。他就又情绪失控了,打任课老师,同办公室的一个男老师拉住他,不让他打,他就又打这位男老师,还说自己要跳楼,情绪失控的很厉害。每一次情绪失控,都得让他妈妈过来,他在他妈妈面前还是一通发脾气,情绪暴躁,静不下来,过了好久,也许是累了,才慢慢平复了他失控的情绪。他的这种失控情绪,让同学们每天处在惶恐之中。作为班主任,每一天上班或出差在外的,无时无刻不是紧绷着弦,总是担心这颗“不定时炸弹”,会不会又“炸”起来。整天神情高度紧张,导致血压升高。他的这种失控情绪,不但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甚至影响到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不顺心时,也学着他发脾气,叫喊,砸东西,严重影响了班级原先纯正良好的班风。
        辅导过程和情境:
        对于林XX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个人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孩子是家中的老二,上有一个比他大3岁的姐姐,第一个生的是女儿,第二个生的是儿子,小男孩自然生下来就受到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听惯了好话,习惯了别人让步。家里的姐姐也经常被他攻击,父亲教育的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
        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唯我独尊的个性。进入学校后,与班级同学相处时,就听不得别人的批评指责,产生逆反心理,并形成了心理障碍。他感情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只要有一件不如意的事就会忘记场合,忘记对象大闹一番,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他思维方式偏激,心胸狭隘,敏感多疑,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总认为是别人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同学与家长的批评极为反感,老是怀疑人家说他的坏话。
        除了情绪失控表现不好之外,其它时间,孩子的表现都还是不错的,学习积极主动,有上进心,愿意为班级做事,集体荣誉感强,但是,孩子不定时的情绪失控,严重影响了班级学生正常的学习。为了班级的班风恢复纯正良好,为了不让这个小男孩偏离健康成长的轨道,我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辅导。
        一、 热情谈心。
        (一)首先,与本人谈。


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他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他老师对他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他的不足,给与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中实施教育,引导。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谈,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他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二)其次,与长辈谈。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地谈心,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及家长对他的要求和期望。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引导,而不应用辱骂、殴打的教育方式。告知家长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失地通报其在校的表现,同时家长告知孩子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三)再次,与同学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他在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他、帮助他。
        二、榜样教育。多给他以榜样教育。我采取积极措施,从身边的榜样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他体验到榜样的荣耀,要给他寻找一条做榜样的途径,鼓励他争做别人的榜样。
        三、积极配合。和其他任课老师积极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理想的活动环境。
        四、班队作用。利用班队课,进行《我的情绪我做主》的班队活动,让班级的每个孩子都懂得,不良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掌握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让班级的孩子去有意识地加强情绪品质的修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着林XX这个小男孩。
        分析和反思: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辅导,林xx虽然在二年级时还是发生了几次情绪失控,但间隔长了,情绪失控的时间也短了。到了三年级,除了有一次我出差在外,发过一次之外,一学年以来,其它时间都再也没发生情绪失控的事了。“不定时炸弹”终于排解,班级又恢复了纯正良好的班风。
        从林xx的案例,让我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家庭教育,孩子所处的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对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一步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地改变,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朝着预期的理想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
1.《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王晓波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儿童教育心理学》——  阿德勒著      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3.《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力使教育更有效》项家庆   国家行政学院
5.《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姚跃林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