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分析 李文琦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文琦
[导读] 摘要:随着地震等自然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重视建筑结构安全性,尤其是深受地震影响的区域,格外注重防震设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身份证号码:46003019920904xxxx
        摘要:随着地震等自然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重视建筑结构安全性,尤其是深受地震影响的区域,格外注重防震设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地震是重大灾害,科学的抗震结构设计能更好地缓解地震发生时的能量冲击且可局部地进行集中,并可利用巧妙的结构布局,选择特殊建筑材料,会与普通的建筑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该类建筑可更好地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分析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1.1抗震设计概念混淆
        在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的指导目标,要尽量降低因为地震灾害所引发的损失。同时应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而现阶段的抗震设计工作还远远不够,抗震设计工作概念混淆不清,对于关键部位的结构抗震设计落实不到位,同时设计工作降低了抗震作用力。
        1.2建筑物抗震验证有待完善
        当前抗震设计方式较为薄弱,要想更好地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就应找出问题,当前有三类验证方式:(1)抗震结构模式试验;(2)地震反应的检测方式;(3)建筑地震灾害的大力研究。目前,我国抗震设计实际状况过于复杂,在整个抗震研究设计中,由于建筑物自身体型过大,很难完成抗震加载试验检测工作,所以采取抗震结构模型试验;但由于模型计算数据与实际工程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很难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其地震相关监测设备匮乏,很难合理的收集并整理地震反应的实际数据,给抗震设计后续工作带来一定阻碍。
        1.3适用性问题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整体的适用性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施工现场勘察或是背景调研的工作落实不到位,会使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方案和实际需求不符,从而产生抗震结构设计工作无效化、设计返工或是周期延长的不良现象,不利于推进工程进度,且若设计工作出现了适用性的问题,对整个项目安全性会造成很大影响。
        1.4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有待提高
        在实际设计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抗震意识。在建筑工程具体结构设计中,常会因为要突出整个建筑外观的美感,忽视了抗震结构设计,该类建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所以,有关设计工程者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强化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还应强化抗震意识,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到首位,并结合建筑自身功能及对抗震结构性能的了解,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控制要点分析
        2.1依照抗震设计标准,规范建筑物的高度与宽度
        建筑工程结构自身高度和宽度都与工程结构稳定有关,两者比例一旦失衡就会给建筑工程埋下隐患。因此对于结构抗震设计稳定性要求极高,应严格要求建筑物体的高度、宽度设计。一般状况下,抗震所涉及的标准,需依照建筑类型进行分类,设计工作者应严格依照相应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对高度和宽度设计不符合基本要求的,要及时进行调整,或是采取补救方式,并在建筑特殊部位进行一定的加固,确保工程稳定性符合建筑抗震结构具体设计标准。此外,相应的抗震结构设计计算工作也需依照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设计,从而保证有关数据信息符合相关标准。
        2.2依据抗震标准,规范平面设计
        一般情况下,建筑抗震平面具有一定标准要求,如凹陷口宽度与深度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工作人员在设计作业中应重点考虑平面规则设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并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物凹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是重新进行抗震设计,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自身的稳定和牢固性。主要的弥补方式有以下几点:选取最佳材料进行缺陷弥补,可选取韧性较好的建材凸显整个顶部部分;建筑构架的合理设计,也可选取韧性好的构架材料进行设计,利于后期数据分析和计算。


        2.3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明确设计注意事项
        对建筑工程结构体系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完善的结构管理体系一般由很多延性的分体组织体系所组成,而不同的分体组织体系需经过对其延性结构的了解,促使其产生很强的抗震性。经常应用的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就是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延性的拓展而建成的。一旦发生强度大的地震时,就会对部分分体组织体系造成破坏,其余分体组织体系则可构建抗震防线。
        从内力的分布角度可看出,建筑整体结构主要是利用多道抗震防线抵御来自地震灾害的破坏,以防建筑物出现倒塌现象。此外,分体组织体系之间的主要连接构件,如剪力墙,采取科学地设计可使其能够在遭受地震灾害时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并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
        2.4结构性能参数计算
        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格外注重整体结构参数性能的配置。首先,建筑工程结构抗震参数关系到整个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其次,结构性能的数据参数对于建筑抗震结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作业中,应正确和精准地推算出建筑物自身承受的能力和作用。最后,还应计算地震灾害发生时建筑自身的荷载能力。为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性能,需提高有关数据信息的精确性。所以,可采取建筑抗震结构模式的基本方式来模拟地震不同强度时给建筑物带来的影响。总之,有关人员应更加充分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建筑结构具体的稳定性参数进行计算,以便更好地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性。
        2.5合理设计建筑纵向布局
        在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物纵向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其主要内容为建筑工程结构刚度、质量及高度等方面的设计,也是对建筑结构空间抗震影响能力的分析。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部分墙体与主体的排布不合理,使得整个纵向的布局过于复杂化,特别是对酒店这类功能性强且复杂的建筑来说,其各楼层之间分布过于混乱,整体的承载能力也比较差,从而给整个工程抗震结构设计带来挑战。所以,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建筑进行纵向布局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剪力墙布置的均匀性,使得其可不间断地沿着纵向布局向建筑底端进行延伸,对建筑工程结构总体质量及刚度等系数进行协调管理,从而可更好地改善发生地震时,所带来的各个楼层之间出现质量不均匀状况所产生的建筑物体扭曲的问题。
        2.6依据抗震标准,合理设计建筑结构
        建筑工程结构对于整个建筑物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巧妙的结构布局能很好地提升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当前,国内拥有很多抗震建筑类的构型,在以往灾害中也有很显著的优势。但是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除了运用巧妙的建筑结构外,还应高度重视局部结构材料的运用。同时还应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合理的评估。一般情况下,建筑主体结构部位应将韧性与强度比较强的建材作为主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另外,部分设计工作者应对局部结构进行合理的加固,如在建筑机构整体设计完工之后,应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具体分析和深入地研究,同时还可运用模型对其进行合理的测试,并找到最为薄弱的区域,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固,从而加强建筑整体结构性能,为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提供一定的保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建筑结构抗震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物整体结构可更好地抵御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关设计工作者应将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核心内容和目标,对建筑工程区域周围的地质结构要做好勘察工作,保证其能够满足抗震等级标准,并合理地进行抗震结构的设计,从而提升建筑整体抗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堉.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18):104.
        [2]巩奕东.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2):211.
        [3]绘萍黄.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J].建筑技术研究,2020,3(2).
        [4]窦勇.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