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雪梅 何海碧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思源小学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 要】 如何把思品课上得真实有效,深入人心?如何通过思品课,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思品教师,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众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回首本人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和思品教学工作,颇有感触:小学思品课不同于成人的政治学习,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 思品大课堂 实效课堂 知行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1-091-02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新课标不断深化和改革,却依然难以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同步。同样,单一的依靠思品教材,依靠一周两节的思品课,远远不能跟进时代的发展,满足品德教育的需要。因此,如何创新思品教育形式、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把假大空的思想教育做实做细,成为指导孩子们行动的心理认知,就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既受个人认知水平的限制,更为周边的人与事所影响。要让思品教育深入人心,进而转化为学生良好的品质,成为他们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是满口空口号的“好少年”。就需要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立体的、丰满的思品课堂,让孩子们既有行动的指南,更有行动的榜样。这个“立体的、丰满的”思品课堂,应该是学校课堂、家庭课堂、社会课堂及网络课堂的共同构建的思想教育体系。
一、学校课堂是思品教育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养成,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学校教育,离不开学习活动,离不开师生交流。无疑学校是德育活动一块最重要的阵地,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必经之路。学校德育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好用活思品教材,结合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发掘身边的德育因素,让德育走入真实世界。德育的生命,在于追求和弘扬真、善、美。单纯按照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为主线组织的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生成。我们倡导班级德育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贴近生活实践,多关注"小事",也就是说,围绕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道德事件进行筛选和组织,开发生成德育课程所需要的教育话题和范例材料,让学生喜闻乐见,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目标。如: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时,选取《地灵人杰金广安》为教育蓝本,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了学生作为广安人的自豪感,自然就增进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讲孝老爱亲时,则选取了全国道德模范曹于亚捐肾救父(故事主人公是咱广安人,当时年龄不过十几岁),自然容易打动学生;在对学生进行礼貌待人的教育时,结合广安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活动来开展,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也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则以我校建校史和校本教材中的《爱在思源》为载体,教育融入了学生生活,就更易于理解,容易接受。
(二)注重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掘各科教学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学会做事,先学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而且应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注意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对各科教学提出德育要求。如,体现在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等);反映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艺术课程中的认识美、追求美的积极心态;体育课中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的培养等等,无一不是不着痕迹的而又扎实有效的品德教育。只要老师认识到德育不只是思品课的事,在各学科之中渗透德育工作,自然就会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加强学生的切身体验,实现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吉利根、麦克费尔等人强调: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触动情感,促发道德体验;《课程标准》也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组织和开展好主题班队会活动、学生实践活动,是学生取得切身体验的好机会。我校的班会活动校本教材就结合思品教育开展班会活动进行了探索,同时也是我校品德教育的一块阵地。
总之,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上必须以战略眼光认真审视,重新调整,调动一切有利条件,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才能使他们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二、网络课堂是思品教育的试验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让思品教育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学校计算机教育全面普及, 互联网已经开始走进小学生的生活,网络以强大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吸引着众多的学生。一方面以其时效性、开放性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德育教育的素材,改变了传统的思品教育单一的形式。另一方面,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络的发展又削弱了其他传媒的导向功能,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使小学生容易陷入网络误区。因此,网络的负面作用绝不亚于正面作用。如何才能让网络为我所用,在这块试验田里获得丰收呢?
首先,应开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网络运用能力。教师的成长应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通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和交流,可促使他们自觉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需要。学会运用网上大量、正面、积极、健康、新鲜的材料,对学生开展理想与信念教育(如网上的道德模范及事例);爱国主义教育(如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形势和政策教育(如中国梦,十八大知识);并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如网游,网瘾等),使网上的思想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快速反应能力。
其次,建立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提高德育网络教育的学生参与度。如,在网上建立班级群,少先队群,班级博客等,坚持网上有班、队组织的声音。老师可提出热点问题,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自由的讨论和发言;对于学生的不当言论,也可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辩中明理。老师通过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绝不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学生观点,造成学生不敢说真话的网络交流模式,失去网络交流平台的意义。同时,还要对平台信息进行梳理:有益的信息,要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不良信息,要注意过滤。通过教育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网络的生命在于内容、在于特色,在于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因此,每次网络活动都应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如:已有的网上祭英烈活动、为道德模范的投票活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为英烈献一束花,为道德模范画个勾。在此可拓展为先烈们的不屈抗争故事,模范们的先进事迹链接等以加深活动感染力。同时还可根据各校各班的情况开展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网络是永远敞开的德育课堂,也是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新领域。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时机,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这块思想文化新阵地,使学生知网络、用网络、爱网络,使网络成为真正没有围墙的大课堂。
三、家庭课堂是思品教育的示范窗,家长要起好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由思想认识到自觉行动的转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家中孝敬长辈,在小区和谐邻里……一言一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孩子自然懂得了老师所说的“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并在生活中去践行。若父母在家中脏话连篇、行为偏激,孩子也就难以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了。
另外,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不一致,有的甚至背道而驰。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却是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小霸王。这样的局面如何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呢?
因此,品德教育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要让家长和学校共同携手,促进学生品德形成与行为转化。当然,家长的素质是有差异的,对教育的认知水平有高有低,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开展好家长课程,帮助他们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了。
四、社会课堂是思品教育的展示台,社会认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学生在学校里学了尊老爱幼,他在公交车上让座了吗?学生学了爱护环境,他不随处乱丢垃圾了吗?学生学了礼貌待人,他不讲脏话,彬彬有礼了吗?在失去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后,还能自觉在社会生活中正确的要求自己,这才是深入人心的德育工作。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如果社会多了正能量,孩子就多了?°拿做来教?±的?°先生?±,自然也就容易知行统一。
良好的社会环境能有效促进孩子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反之,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意识的混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甚至在一些偏激的言论影响下,形成脱离社会甚至仇视社会的心理,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因此,净化育人环境也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决不可等闲视之。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有多种途径,我们应多管齐下。一方面,学校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以及全社会给予积极的支持配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丰满、严密、广泛的思品大课堂。使学生在全面覆盖的德育环境中茁壮成长,伟人故里学伟人,让孩子们将来能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实现这一光荣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