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萍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中心小学 四川 雅安 625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1-079-01
写作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生活形式,是实现自我进步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词句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衡量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笔者认为:作文应顺应自然,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心体会。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下,让原本生动活泼的作文变得弄虚作假。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肤浅,形式陈旧,缺乏小学生本有的天真浪漫。那么如何开发作文源泉,让学生做到抒发真情实感。以下是笔者对此进行的探索。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生活,捕获素材
笔者认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作文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多样。小学生作文的思路、词句、情感等等方面都和生活密切相连,如果学生生活丰富,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感受深刻,写作起来会游刃有余
小学生生活内容多样,在校园中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诵读、竞赛、体育等等,在家中,能做家务,走进田间地头,在社会中感受蓬勃发展的变化,这些充满时代特点的素材,极大丰富学生写作,这需要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现象,把自身所见、所闻和所想记录下来。作文不仅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还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不细致学生很难用语言把事物描述清楚。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广泛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心体会,养成做生活有心人,不断提高自身收集素材能力,以便灵活运用积累的素材。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撰者精挑细选,是学生模仿的最好范文,有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组织学生揣摩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技巧,给学生营造自主阅读空间,能背诵的要背诵,能读熟的要读熟,学生在持续和深入感染中学会遣词造句,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把作文训练贯穿教学始终,要求学生随时随地积累优美词句,为了让文章异彩纷呈,首先是灵活运用优美的词句,这需要学生日积月累,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去运用。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扩大素材
持续和深入的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这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之所以写不出好的文章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语言积累不足。有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持续和深入的阅读时机,紧紧依靠课文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之外,还要组织学生深层次和广泛性阅读课外书籍,拓展视野,充实写作材料,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中华上下五千年、伊索寓言等等,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妙语佳句,养成勤于动口,勤于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用好素材
积累素材,不一定能写好好文章,常言道:熟能生巧。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积累的素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但仅仅依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让学生每天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简单和高效的方式,日记内容可以是学习也可以是生活,篇幅可长可短,内容不拘一格,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生活现象,关心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是靠教师的敦促而是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愿意写和爱上写
五、小结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心得体会,如有不周之处,还望诸位同仁提出改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