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护教学研究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杨静
[导读]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劳动力输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高等教育院校扩招力度加强,给职业教育生源带来严峻的考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前提下,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也要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完善的课程结构为社会加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立足于课堂教学,对各个教学环

        杨 静 (四川省西昌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劳动力输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高等教育院校扩招力度加强,给职业教育生源带来严峻的考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前提下,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也要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完善的课程结构为社会加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立足于课堂教学,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为这门专业高质量发展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汽车运用与维护  教学现状  途径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1-073-02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汽车广泛使用对维修带来更高要求,社会需要更多具备高技能的人才来进行汽车保养和维修工作,这给高等院校的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也给本专业的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汽车运用和维修教学效率,需要本专业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项目目标在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结合汽车在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立足于课堂教学现状,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立足于汽车运用和人维修专业现状,改善本专业教学模式,这些先进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汽车运用和维修教学进行深度解析,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等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改善的措施。
        一、高等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1.教学思想陈旧
        职业教育深受普通教育的影响,一些职业院校在实施教学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传授,没有形成个性化的职业教育,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主要以专业知识为主,专业知识占据很大比例,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相背离,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能力培养,能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由于理论知识和能力比例失调,以至于培养出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2.单一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设备残缺不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本专业一些知识比较复杂和抽象,如果采用满堂灌的教教学方法,学生很难深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势必形成厌倦和恐惧心理。为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活动中一个主要方式。依托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像、音乐等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效率提高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
        二、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效率途径
        1.努力开发教学资源
        在对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应以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明确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以这种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采用合理的教小学策略传授知识。一般而言,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应从本地区主流车型和主流维修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贴近实际环境;对维修中的主要问题和实际任务进行详细讲解,力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原理,让每位毕业生都能胜任岗位,依据本专业实际条件,精心设计和科学实施教学活动;穿插一些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关的知识,,增强课程综合性和技术含量。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不能把不同的教学目标掺杂在一起。


比如在讲解一些内容时,不仅要把维护和技术重点传递给学生,还应已维护为契机,着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设备,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和高效的管理理念渗透其中,让每位学生能都意识到其重要性。
        2.主动研究教材
        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教材而言,理论知识完备和实践性强是其主要要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模块性教学为主,由此一来,能表达不同的侧重点,凸显难点,这有利于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教学任务。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也是以模块化编订,当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立足于院校实际条件来确定重点,并对教材UN诶荣进行增减和重组,以期最大限度适应实际教学需要。
        3.改善教学环境
        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性,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院校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打造合理的教学环境。一般而言,打造一体化的教室就能满足教学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一体化教室不是把理论和实践安排到同一场所,也不是把维修车间搬到教室,而是以教学为视角,以汽车维修工作流程进行模拟,从而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此外,一些细节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岗位配置、配件保管、规章制度等等,在考虑这些细节基础上,满足教学需求。
        4.运用先进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以上教育理念应贯穿其中,在行动中实施,这些教学策略重视从课外实践掌握专业知识,对学生道德培养和生活态度起着影响作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着重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运用集体智慧来解决共同问题,这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三、小结
        汽车运用与维修现状对职业教育带来严峻考验。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和社会实际需求为立足点,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高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刘生峰;;浅谈高职院校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4 关胜文;;专业课课程方案建设与课程开发研究——汽运专业职业能力拓展[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王炳恺;;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的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04期
        6张玉;;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模块教学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年11期
        7 何向东;;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05期
        8 肖茂;;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践教学浅谈[J];新课程(下);2015年02期
        9李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年08期
        10苏庆巍;;浅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2016年0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