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赵天阳
[导读] 摘要:新时期国家投资交通事业发展,地铁线路规划方案受到了高度重视。
        哈尔滨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新时期国家投资交通事业发展,地铁线路规划方案受到了高度重视。因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地铁线路在改造施工期间常会面临多种病害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则会降低工程建设的质量。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线路常见的病害形式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地铁;线路病害;形式;防治
        一、引言
        轨道线路设备结构复杂、技术性强、而且常年暴露在大自然当中,在风、沙、雨、雪、高温和列车荷载的作用下,轨道几何形位不断变化,路基及道床不断变化,钢轨、联结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导致其技术状态不断变化。因此合理的养护维修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保持地铁轨道施工的良好性。本文通过对地铁轨道维修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提高地铁轨道施工水平。
        二、地铁线路病害的介绍
        地铁线路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和自然条件对线路的影响,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路基、道床随时发生变形,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以及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未能够及时进行,因而对地铁线路造成诸多病害。伴随着重载列车的开行,在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加剧了对铁路线路的破坏。导致钢轨、联接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线路设备、道床变化加快。道床脏污、板结、变形、翻浆冒泥等病害增多。从维修中可以看到,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破坏主要以线路爬行、钢轨及接头联接零件病害和曲线病害居多。为了能够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工务段要找出其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合理整治,以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三、地铁线路病害的主要表现及防治
        1.线路爬行
        线路爬行是万病之源,形成爬行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钢轨在动荷载下的挠曲;列车运行的纵向力;钢轨温度变化;车轮在接头处撞击钢轨;列车制动等。当线路上防爬设备不足,扣件的扣压力及道床纵向阻力不够时就会加剧线路爬行。一般认为钢轨挠曲是线路爬行的主要原因,而其他的因素则促成和加剧了线路的爬行。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线路纵向阻力。加强轨枕与道床间的防爬阻力,方法是保持道床的标准断面,做到轨枕底下道碴厚度够,轨枕盒内道碴丰满,轨枕两端碴肩够宽,加强捣固。整好长平,保持线路平顺,夯实道床。此外对脏污严重的道床一定要进行清筛,以防止因翻浆冒泥和线路爬底,降低线路纵向阻力。
        2.钢轨接头病害
        由于轧钢质量不好,出厂时钢轨内就存在核伤。接头养护不良,加重车轮冲击。车轮行经钢轨接头处,因接头形成了折角,车轮从一根钢轨走上另一根钢轨时,有悬空跳过去的现象,发生了冲击,这个冲击力一部分使钢轨端部和夹板挠曲,一部分使钢轨顶面及夹板和连接零件发生磨耗。如有低接头和接头松软或轨缝过大,过车时接头处发生的折角就会增大,车轮对接头的冲击也越严重,结果造成钢轨、夹板和连接零件的严重磨损或折断。在车轮冲击力作用下,端部顶面受到很大的压力,产生塑性变形。由于淬火与未淬火部分的硬度不同,形成马鞍型磨耗。钢轨接头病害的处理要求施工人员采取有效的焊接工艺,对钢构件实施有效的焊接处理,保证接头的质量以防止病害发生。


        3.曲线钢轨病害
        钢轨在空间的位置不正确是造成钢轨磨耗的主要原因。由于钢轨位置不正确,使里外股钢轨受力不均匀和钢轨偏压,列车行走不平稳产生附压力打击钢轨而加速轨面磨耗。超高不合适,引起里外股钢轨受偏载和轮轨的不正常接触,而加速了钢轨的磨耗。轨底坡不正确,使钢轨顶面与车轮踏面不相吻合,钢轨顶面受偏压,也会加速钢轨磨耗。预防曲线病害的方法:保持正矢不超限,定期调查现场正矢,细心计算,全面拨正。特别是要保持曲线头尾的圆顺。对于曲线“鹅头”、“支嘴”等病害要及时整治。做好缓和曲线超高顺坡和正矢的递减,顺坡和递减时应等量进行,不要忽大忽小,缓和曲线头尾可适当增减 3mm 的超高。合理设置外轨的超高。超高过大会加剧外股钢轨的侧面磨耗和里股钢轨的垂直磨耗。相反如超高过小,对外股钢轨也不利。
        四、地铁混凝土结构病害的处理
        目前,常见的路面病害有裂缝、沉降、起砂,每种病害的处理方法如下:
        1.起砂病害
        起砂是由于混凝土路面受到力作用,部分混凝土脱落而引起的缺损,也会引起路面错台。骨料配制、气候条件等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起砂。起砂处理剂是该病害的常用材料,将其喷洒于地铁路面起砂位置,经过化学反应后可重新凝固混凝土,严重起砂的路面必须摊铺新的混凝土材料。
        2.裂缝病害
        由于导致裂缝出现的因素较为复杂,处理时应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一是材料方面,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选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可保证混凝土性能;二是修补方面,裂缝处理技术包括:灌注技术、开凿技术、填充技术等,施工人员处理时可根据裂缝的情况灵活运用。
        3.沉降病害
        路面沉降多数由于底部结构不牢固所致,受力不均后对路面结构产生应力破坏。处理沉降问题需尽可能从路基进行,破损路面开挖到一定程度后重新填充材料。若路面沉降严重,重新施工后应配备相应的加固结构,支撑基层结构的受力状态,防止路面沉降面积不断扩大。
        五、防范地铁建筑结构病害的策略
        1.养护管理
        施工单位应养成“边施工,边管护”的习惯,完成某一项目施工后随即进行养护处理。如:混凝土浇筑后覆盖土工膜保温,加快混合料凝固的时间,保证材料凝固后强度、硬度、耐久性达到标准要求。监理人员在现场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发现质量问题立刻指出且要求返工维修。
        2.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防范低温季节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从材料环节采取措施。施工单位所采购的材料要符合建筑行业规定的标准,现场配制混凝土也要严格控制原始材料的比例。只有材料质量优化改善,正常使用即可起到良好的抗寒抗冻效果,建筑物结构不易受损。
        综上所言,地铁线路牌规划施工是一项复杂性的工程,其在作业期间要求施工单位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制定严格的监管方案以防病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魏中华,翁剑成,郑柯 ;超载对铁路线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影响分析 [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5 年 01 期
        [2] 徐彩红,地铁轨道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索 [J] 科技与企业,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