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陈娟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陈娟
[导读] 摘要:对于一家建筑企业来说,占施工成本60%-70%的材料费显得尤为重要。
        哈密豪建钢结构工程施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对于一家建筑企业来说,占施工成本60%-70%的材料费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施工环境条件、项目工期、人员成本意识、税制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普遍都较弱,不仅影响了对项目成本的管控,更是造成了施工利润的流失。本文主要以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现状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材料管理对施工成本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1 引言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整个工程中的费用包含了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及设备费用和其他类型的费用。一般在工程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占比较大,会占到整个建筑施工总成本的近一半。因此就需要工程公司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在材料造价控制方面,需要保证公司能获得更高的经营利润,而且还需要由作业人员对各类施工作业环节做好进一步的分析,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问题。
        2 建筑工程材料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材料采购
        在采购材料期间,有些工程公司会制定材料采购的预算,但是有些预算方案编制的不合理,导致后期材料采购价格较高,还有一部分公司在采购前期,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采购预算或者预算编制的比较粗劣。某些公司在采购时,会存在一些贪污腐败问题,导致材料的质量不佳,材料价格过高,也会降低整个工程的效益。
        2.2 材料管理各环节制度缺乏、粗略且缺乏监督
        因为工程所处环境的千差万别,有的在山大沟深的山区;有的在荒无人烟的沙漠;还有的甚至在异国他乡,所以从项目管理者层面就已经对材料的管理有了松懈。而且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各环节制度缺乏,或者仅有个粗略的框架,没有细化到各个环节。常规的数据记载及档案管理非常杂乱,再加上所谓公司老牌材料员在执行环节成本意识淡薄、管理随意、粗放,以耗代管,给施工材料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带来材料费的严重超支,大大降低了项目的盈利水平,甚至亏损。
        2.3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材料采购人员的岗位工资不高、对专业知识没有过多的要求、上升空间狭窄等,没有吸引力和存在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在该岗位上工作,因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能力水平低下,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近几年“营改增”后税务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问题更加凸显,不仅无法跟上税制改革的步伐,而且在国家减税降费时未获得相关红利。
        3 建筑工程材料造价控制的途径
        3.1 优化施工方案
        工程公司设计完善的工程方案,另外还需要交接的施工图纸和相应工程技术工艺做好研究分析,并且编写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方案和施工管理方案,能够将建设材料的使用状况进一步地纳入到施工管理方案中。在建筑材料的选型时,要确定好那些适合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型号,要选择那些性价比较高、质量较优的材料。在现有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去合理利用建材,在选用国产的材料时,要使这些材料的质量都能够达到国际化水平,而且选择这些材料要比国外的价格便宜。另外,对于那些质量较优的材料需要择优选择,要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的技术和施工工艺做好材料选择,确保这些材料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公司进一步对现有的方案做好深入的分析,保证不会出现一些材料浪费的问题,根据具体施工工艺,来选择材料的型号,以使材料能够合规的使用。


        3.2 采购合同与计划管理
        采购合同实行“三级评审,三级管理”。合同的签订环节,也是采购业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合同的条款。必须转变以前那种不重视合同条款的做法,要坚持“从合同条款中节约成本,以合同条款规避风险”的理念,建立材料采购合同“三级分级评审,三级管理”制度。首先,项目部实施第一级管理,为审批的发起环节,发起合同的审批流程,并随之报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和比价过程记录。其次,所在直属管理公司实施第二级管理,主要分部门对项目提供的合同进行专业审核,部门不限于法务部、工程部、财税部、预算部、经营部。最后,集团公司实施第三级管理,主要分部门对直属管理公司提供的合同进行专业审核,部门不限于法务部、工程部、财税部、预算部、经营部。通过了以上三级评审管理,就可以签订合同,所有风险尽可能降低到最小。
        3.3 成立专业材料保管部门,建立材料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建立专门验收及仓储团队,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注重材料验收及仓储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使用计算机软件,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提升材料入库、领用、毁损,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材料配置,提高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将材料质量管理纳入现场技术人员工作范围,明确岗位职责,让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在企业中发挥最大价值。同时要“用人唯贤”,注重人员的道德品质培养,应使用道德品质优秀、工作认真负责、执行力强的人员。要建立材料验收、存储、领用、损耗、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制度中需要明确责、权、利,并配套建立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提升个人自律性,杜绝草率马虎、不负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赏罚机制,从管理上提升材料利用率。监察部门需要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避免出现制度齐全却形同虚设的情况,管理人员应构建沟通桥梁,让制度执行顺畅有效。各部门、各岗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实现材料管理良性运转。
        3.4 注重物资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培养
        配备的物资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能熟练操作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确保物资管理信息能适时共享、与其他系统顺利对接。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培养物资管理及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操作技能,比如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税务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在提高他们业务素质的同时切实降低采购及退货误工成本;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明确物资科长、采购、验收、保管、总账等各自的岗位职责,要求相关岗位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拓宽物资管理人员的上升空间,并要求物资人员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职业规划,最终实现个人价值。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单位要想做好材料造价管控工作,必须了解建筑施工中材料造价管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采购计划的合理性、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价格变动的风险、严格建筑材料过程管理、建筑材料采购模式的规范化、建立健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注重物资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培养以及强化内外部控制和监督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铮.建筑工程材料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23):35-36.
        [2] 吴军.房建工程中建筑材料造价控制策略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9.
        [3] 张钰婷,屈迟.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J].当代旅游,2019(02):174.
        [4] 杨兵.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6):205-206.
        [5] 苗静静,郭凌云,方明丽.浅析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J].山西建筑,2018,44(35):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