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林亚俊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开始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开始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承包领域也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建筑行业深化发展下,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呈现出和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相适应的特点,其中,EPC 总承包模式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工程承包管理模式。文章现就 EPC 模式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借助 EPC 模式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 EPC 总承包模式;经济管理;发展路径
        引言
        EPC 项目总承包模式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具有高效率、高效益、成本可控等应用优势,后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国外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现阶段已经成为国内外主要的工程承包模式。在我国当下的建设工程行业中,EPC 项目总承包模式受到各地方政府、建设单位的推广,并由我国建筑法提供了市场推广的法律依据,在我国建设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1  EPC 概念综述
        EPC 总承包模式主要是指总承包商(包括承包商联合体)与建设投资方签订的工程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及运营的交钥匙工程合同,EPC 总承包商根据建设投资方对整个工程的定义而全方位实施,在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方面均对建设方全面负责。EPC 总承包模式具有高效率、高效益、成本可控的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项目建设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2招标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现状问题
        首先,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招标采购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通常情况下,都是由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完成相关的成本控制工作,但是采购部门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它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很少的,现阶段的工程项目中,采购人员很少与销售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财务人员进行技术层面的沟通,导致信息上存在一定的漏洞或者缺失,在采购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重复购买等现象,从而造成资金投入上的增加。其次,在采购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主要体现在招标采购工作通常都是由一个部门来承担,而且在采购过程中涉及到大量货币与资源之间的有效兑换,在这个过程中,目前来说,存在一定的作风不良问题,没有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在工作中对公款进行小部分贪污已经成为正常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利于成本控制的发展。另外,招标采购过程中没有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是现阶段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误区问题,就是很多采购工作者都认为在一家供应商购买是比较稳妥的事情,而且还会有一定的折扣,但是在长远来看,是非常不利于成本控制的,因为经常在一家供应商购买会形成一定的依赖性,而且对于市场价格也会失去一定的敏感度,可能也会出现的腐败现象,对于成本控制工作来说有着一定的影响。
        3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3.1 明确招标采购的基本流程
        如果想实现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首先,工作人员就应该明确招标中采购工作的具体流程,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采购工作,从而控制好供需之间的平衡。对于招标采购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采购预算、采购编制以及材料购买。对于采购预算来说,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从工程的整体过程中进行采购方面的造价预算,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市场上材料的价格波动,从而控制好预算的范围。采购编制是对工程项目中具体的货物名称、数量、用途、指标参数以及供货方案等问题进行填写,并且列出相应的清单,确定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

然后,由采购人员通过采购预算与采购清单完成相应的购买工作,在购买过程中,一定要以采购预算作为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避免由于流程不当出现的成本问题。
        3.2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从经济层面分析,若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则容易引发建设安全事故,最终不仅会延长建设周期,降低施工效率,影响施工质量, 还会危害现场工作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甚至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EPC 总承包企业要全面了解施工状况,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现场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还要制定严谨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要求现场各部门、工序的施工人员,避免出现违规作业的情况,若发现有违规作业, 则严厉处罚,在最大程度上形成行为约束,从而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现场施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促使项目有序进行。
        3.3工程项目材料费用的管理办法
        ①编订材料需求量计划。遵照实时性、准确性的原则来编订材料需求量计划,并按照月度计划对材料需求量进行规划,提前准备好一到两个月的材料需用量,特别是对于特殊材料更是需要尽可能多的准备。②强化对材料领用的管理控制。在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领用情况进行审核,即首先由项目预算人员根据施工计划来确定材料的使用数量,将确定好的信息汇报给材料部门,材料部门按照计划通知单来发放对应数量的材料给相关人员。③强化对材料进场的验收和管控。材料在进入到施工场地之后需要由专门的材料负责人来进行材料的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要严格禁止其进入到施工场地。④强化对材料施工应用程序的管理控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项目之间需要紧密联系,考虑周全,从而确保把施工材料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⑤加强对周转材料使用费用的管控。按照物美价廉的原则选择租赁单位,并尽可能减少租赁材料的使用时间,同时,一旦在使用过程中破坏了租赁材料则是需要予以相应的修理或者赔偿。
        3.4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在建设过程中,若没有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则会延长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效益。项目总承包单位要分别从施工工序、施工材料、建设流程等多个方面入手, 全面规划项目管理,形成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总承包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各个工序,保证各工序科学运转,落实施工规划,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设备、施工机械及材料供应等多个环节; 还要提高监督水平,对施工现场各工序部分进行监督,且结合管理评价机制,制定“三标”管理体系,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与个人工作情况,调整施工现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及福利待遇,形成激励效用,提升经济管理水平。
        3.5强化成本意识
        对于采购人员来说,在招标采购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自身的成本意识,综合质量、成本之间的平衡,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这种成本意识的有效宣传可以让采购人员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要以企业的基本利益作为主要参考目标,在工作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领导的带头作用,从而加强对工作人员指导。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还应该加强工作过程中的有效监管,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贪污舞弊等现象,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 项目总承包模式为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优势,且有效提高了我国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率与效益。结合现阶段 EPC 总承包项目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总承包单位要积极面对问题,分析 EPC 总承包模式的应用优势,结合相关管理案例,探求经济管理方面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寻求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雷蕾.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及途径选择[J].技术与市场,2019,26(10):202,204.
        [2]胡平.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及其途径选择[J].经贸实践,2018(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