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恒立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3800
摘要: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硬件基础,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仪器设备作为实现试验检测的技术手段,它的正确选择与装备、使用和维护, 不仅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运行成本,而且关系着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因此,本文分析了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方法。
关键词:质量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一.仪器设备管理目的和意义
1.仪器设备管理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维护等,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具有相应的精度和准确度,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2.仪器设备管理意义。仪器设备是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从事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资源和保障。规范、科学的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才能确保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发挥应有的效能。切实的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才能使其发挥最佳效益,提高技术水平,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二.仪器设备具体管理内容以及方法
1.仪器设备的采购
1.1 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采购仪器设备要遵循工作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在选购仪器时候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等级的匹配, 即测量范围要覆盖被检测参数的变化范围;2)兼容性,所选购的仪器设备尽量与现有仪器设备兼容;3)环保性,仪器设备运转以后对环境不发生污染,包括噪声和有害物质的污染;4)经济性,仪器在满足日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力求“物美价廉”。
每年年初,试验检测人员根据试验检测工作的需要, 提出需要购买或更新的设备,填写采购申请表,《采购申请表》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用途、参考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采购申请表》 交予设备管理员统一汇总整理,制定《年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经部门经理签署意见后,由实验室管理层审核批准。
1.2仪器设备采购的实施
实施采购前, 应对拟选用的厂家或者供应商和仪器设备进行评价,查看仪器设备型号、供应商资质、仪器设备性能指标以及售后服务交货情况进行了解,货比三家,确定能满足要求,价格适中的供应商,并将通过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经管理层批准发布,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签订购货合同,实施仪器设备的采购。
1.3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的验收是仪器设备购置过程的结束,也是设备常规管理的起点。验收是了解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建立原始档案的过程。仪器设备到货后,应按照合同规定条款进行验收。为确保购买的仪器设备与拟采购的仪器设备相符合,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数量点验、外观质量检查和内在质量检查。对于验收时发现仪器设备与合同不符合的,应要求换货或退货;对于随机资料不符或者资料不全的,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待资料补齐后重新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应予以退货。更换后的仪器重新调试验收,并酌情索赔。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填写验收记录,对于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建立专门的账面和档案,移交使用部门并进入日常运行管理。
2.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2.1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实验室应编制相应的文件,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 中,对于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根据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状况,采取以下2种形式检定:①只作首次强制检定。按实施方式分为2类,第1类为首次强制检定,失准报废;第2类为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②进行周期检定,其检定周期由相应的检定规程确定。在检定有效期内,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失准,经恢复或维修后也应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
对于非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实验室可自行寻求有资质的校准机构,也可送检,其管理形式可分为购买后首次检定/校准、周期性检定/校准、维修后的检定/校准。对于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 应采用实验室间比对的方式来提供测量的可信度。首次使用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5.5.5条的规定,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计量检定工作,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2.2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是指对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或检定间隔内进行的技术核查,目的是为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在两次计量检定/校准周期之间,保持着检定、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不是所有仪器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一般只对使用频繁的、使用或储存环境严酷或发生剧烈变化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数据容易漂移的、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一般可采用自校准法(用高精度核查低精度同类仪器)、多台仪器设备比对法、标准物质核查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室可针对不同仪器不同方法自行设计期间核查,并做好期间核查记录。当期间核查中发现仪器性能超出预期使用要求时,应立即停用此设备,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对上次核查后开展的检测/校准工作进行追溯,分析当时的数据,评估由于使用该仪器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2.3仪器设备状态标识
仪器状态标识,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通常以“绿”、“黄”、“红” 三种颜色表示。绿色合格标识表示仪器经计量检定或校准、验证合格,确认其符合检测/校准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黄色准用标识表示仪器设备存在部分缺陷,但在限定范围内可用;红色停用标识表示仪器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但经过检定校准或修复后可用。仪器状态标识要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应包含仪器管理编号、使用人、检定/校准日期,检定单位等信息。
2.4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
实验室应保存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档案。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始档案和使用档案两部分。原始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申购表、论证报告、订货合同、验收记录及随机资料(说明书、合格证、出场检验单、电路图等)。使用档案包括仪器编号、放置地点、仪器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校准检定证书、
借出记录、报废处理记录等。
3.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在日常使用中,由于内部、外部各种因素影响,如零配件的正常磨损、自然侵蚀、老化等,都会改变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为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实验室应采用“防潮、防尘、防震”“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准”等“三防”“四定”的方法,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仪器设备的报废
仪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有替代设备时候可予以报废,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损坏又不能修复时应予以报废。仪器设备的报废由使用人提出申请,由科室主任签署意见,设备管理部门论证,如确属报废范围,则明确报废处理意见,报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凡报废的仪器设备,应标上明显的标志并隔离存放, 或尽快进行一次性处理。在仪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仪器注销记录。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如何才能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仪器设备,提高实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运行水平。因此,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相关部门职责分明,从各个环节和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并严格执行和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陈振云,王艳娥 谈检测实验室设备配置与管理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9(1)
[3]雷斌 实验室认可中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管理 《科技资讯》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