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矿综合地质大队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我国部分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地形复杂,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勘察分析,能够以勘察结果为依据制定地质灾害预防策略。因此,对地下水资源勘察在地质灾害预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勘察技术;应用;地质灾害;预防
1地下水勘察的重要作用
1.1地下水勘察的意义
地下水勘察是地质勘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勘察是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很多地质灾害都是由于岩体对地下水的影响而导致地下水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而且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联系很紧密,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互相制约.但是地下水勘察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地下水勘测的重要作用,影响了地质勘测的效果.
1.2地下水对岩体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地下水情况的变化会对地层岩体运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岩体运动的情况也是地下水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严重之时,可以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改变.对于一些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地下水的勘察更显重要,通过地下水的勘察可以增强对地层岩体相关情况的判定,增强防灾能力.
2地下水资源勘察技术
2.1地下水资源勘察技术的基本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是地下水资源勘察中最传统、最合适的方法。它的广泛使用将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这个技术有助于测量员了解地下水的特性,有助于探测含水层的变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地下水资源地质工程调查结果的有效性要求工程师收集研究区域的数据。数据内容包括调查区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状况、气候特征和人文环境。最重要的根据这些信息和适用的工具制定合理的勘探计划,并选择适合地下水资源地质工程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方法。(这两句是不是反了)由于激发极化法测量的是二次磁场,水文和地形特征不影响二次磁场的使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参数。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通常选取激发极化法进行勘探。除此方法外,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电磁、声波探测也都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2.2地下水资源勘察的主要作用
水资源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地下水资源勘察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综合勘察方法,调查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具体勘察程序和勘察步骤,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数量特征,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对勘测到的地质问题提出预防和管理的建议。在许多地质灾害中,地下水勘察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地下水勘测发现水质的复杂影响,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勘察研究需要对地下水引起的自然地质灾害为主要问题,增加研究经费投入,提高勘测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在存在自然地质灾害的情况下,地下水资源勘测技术至关重要,但在整个环境调查技术中却是一个通常被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地质监测的可靠性,我们需要重点开发地下水资源。通过综合考虑地下水的影响范围,评价防线,实现了地下水资源勘探技术的有效利用,有效地发挥其预防和防治地质灾害的作用,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
3地下水资源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3.1沙土液化灾害中水文地质因素分析
沙土液化灾害的诱发因素中,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沙土液化指的是在震动作用下,对处于饱水状态的疏松粉土以及细砂土结构造成破坏,进而使得砂土呈液态流动性。在砂土中,超孔隙水(有这个概念?)会从下部运动到上部,进而产生沙土液化现象。部分地区砂土的上部沉积层颗粒比较粗,不仅容易产生沙土液化现象,而且还会对砂土上部的渗透性产生较大影响,甚至造成喷水冒沙灾害。
3.2地面沉降灾害中水文地质因素分析
地面沉降灾害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地震因素、水文因素、人为因素等等,其中,地下水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水资源开采量较大,就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无法得到有效补充,水资源开采量与补给量无法得到平衡状态,进而造成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危害性较大,如果沉降区域在道路、铁路两旁,会对原有地质结构造成破坏,不仅会对交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危害周边居民和行人的生命安全。
3.3地基变形灾害中水文地质因素分析
地质变形灾害指的是在水文地质的影响下,造成地基结构破坏,进而引发地质灾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均不断增加,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比较常见,软土地基的土质结构稳定性较低,对于水文地质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差,软土结构具有的触变特性,在振动因素的影响下,软土结构稳定性会受到破坏。(只有一个句号,一口气读完会不会不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采取有效处理,则在水文因素的影响下,容易造成地基变形,进而造成建筑工程墙体开裂、建筑不均匀沉降等等。
4地下水资源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措施
4.1加强实时监测措施
在地质灾害实施监测中,需要加强对于地下水资源的水质勘察和控制。地质勘察人员首先需要确定污染源,明确地下水污染的发展情况以及污染范围,了解地下水应用的发展趋势。在地下水勘察中构建监测预报系统,帮助勘察人员及时了解地下水水质,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地质灾害进行合理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些区域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比较高,应注意在24h内设置监测系统,在系统监测中,如果发现异常信号,则应及时通知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要求负责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雨季,勘察人员更应注意对地下水流量进行监控,避免地下水流量超标,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水流的流量以及流向。最后,还需要注意,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对于山区抗灾工作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引导居民采取地质灾害防范对策。
4.2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发计划
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如果某一地区地下水资源过多,则会对地质结构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对此,在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尽量避免发生地质灾害。通过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用水保证,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农田灌溉以及工业生产中。
4.3 制定紧急地质灾害处理方案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较大,不仅会对周边工程项目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对此,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发生地质灾害,则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不良影响,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地质灾害处理方案中,需要注意,对于不同地质灾害,其应急处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无论对于何种地质灾害,在治理过程中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如果发生地面沉降、变形等地质灾害,还需要注意加强交通安全控制,在道路周边设置预警设置,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封堵道路工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对于沙土液化、岩溶塌陷等,还应做好加固处理。
5结语
地下水勘察是地质勘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对地下水勘察技术科学掌控,并在使用的过程中消除影响因素,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地质结构和自然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在测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方法的选定,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庄淑娜.浅析地下水资源勘察技术在预防地质灾害中的具体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3):283.
[2]苏瑞冬.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34.
[3]李东林,覃伟,李北平.我国煤矿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J].四川地质学报,2015,35(04):578-582.
[4]陈宏伟.浅谈地下水资源勘察技术在预防地质灾害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