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恢复提升工程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黄以香
[导读] 摘要:在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恢复提升工程方案中,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配置,形成林地、草坪、水面等不同的生态景观,在高质的生态环境中,噪音得以减少、空气得到净化,所有对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得以隔离,突出“绿树、碧水、蓝天”这一生态主题。
        江阴市城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在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恢复提升工程方案中,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配置,形成林地、草坪、水面等不同的生态景观,在高质的生态环境中,噪音得以减少、空气得到净化,所有对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得以隔离,突出“绿树、碧水、蓝天”这一生态主题。
        关键字: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恢复提升;工程
        1.顶目介绍
        1.1公园概况
        江阴大桥公园以长江大桥南侧高架路为中轴线,北起滨江路,跨越澄江路、文化中路、长江路、东横河、延陵路、新华路、人民东路,东依黄山港河,西傍大桥路。
        江阴环城绿道位于江阴大桥公园内,凌驾于公园绿地之上,北起滨江路,南至花鸟市场,南北长约6公里。
        大桥公园属于沿河沿路绿化类型,同时也是锡澄高速防护林带,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并满足市民游憩、社交、休闲、健身等功能的带状公园。
        1.2气候分析
        江阴属北亚热带季凤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有3季刮东南凤,18%刮东凤,14%刮东北凤。
        1.3植被分析
        江阴乡土彩色树种资源较为丰富,主要观叶树种有榉树、朴树、乌桕、黄连木、槭树、银杏、无患子和重阳木等,主要观花、观果树种有栾树、紫花泡桐、玉兰、红果冬青等。近年来引进的外来树种如北美枫香、娜塔栎和日本樱花等乔木观赏树种表现较好
        2.植被情况
        2.1现有绿化植被的优势
        整个大桥公园原有植被品种类丰富,季相分明,主次突出,疏密有序,林缘线和林冠线的打造富有节奏与变化,体现植被的自然韵律美。
        锡澄高速排水明沟通过公园雨水系统,使得雨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黄山港及东横河,园内存在大小不一水系,周边植物造景,水质良好,景观效果好。
        原有公园内照明主要用于市民休闲娱乐为主,广场区域为夜间重点照明,园路为辅助照明,安全兼美观性。
        原有大桥公园内园路及广场铺装是公园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蜿蜒起伏的曲线,采用不规则的石板、卵石、压模路面等相结合,组成色彩丰富、图案精美的各种纹案,极富细节又有设计感像脉络一样,把公园的联成整体。
        2.2现有绿化植被存在的问题
        公园内大面积开挖施工,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问题总结:
        2.2.1 绿道靠近锡澄高速,存在一定噪音干扰和尾气影响。
        2.2.2绿地植被因施工作业生态景观遭到损伤。
        2.2.3园内水系及雨水系统--高速及园内排水系统,,因施工作业局部损坏。
        2.2.4园内照明系统因施工作业局部损坏。
        2.2.5园内道路系统及广场铺装因施工作业损伤且部分与高架交汇处存在净空不足的问题。
        2.2.6采用高架消除平面空间车流的干扰且营造不同的视觉美点,“你在桥上看风景”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割裂公园原有的肌理,对公园空间造成一定影响。
        2.2.7雨季雨量相对集中,土壤下渗不足,传统的道路洒水清扫模式容易将道路的污染物冲入绿带,不利于道路的下凹式绿地建设;各类植物对于雨水浸泡适应的规律、耐受与净化能力等存在差异;绿道高架下道路雨水收集方式不明。
        3.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恢复提升工程解决策略
        3.1设计思路
        3.1.1修一一生态修复
        尊重基地现状,修复园建,提升绿地服务能力,最大发挥绿化的综合效益。


        3.1.2融一一有机相融
        绿道融入公园体系,高架融入城市绿带。
        3.1.3提一景观提升
        梳理原有绿化,运用植物造景的特性,增加绿化亮点及减弱锡澄高速对绿道的干扰。
        3.2设计理念
        3.2.1设计原则
        1、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绿化景观绿地要充分考虑到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美化特色,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以“绿化、美化、彩化”为目标,同时兼顾后期养护管理方便。
        2、在防护要求的同时,创造丰富的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景观。
        3.2.2设计思想
        生态、景观、文化、水乡
        3.2.3设计定位
        传统、自然、现代相结合,多元化风格和个性特色的统一
        3.3详细节点设计
        3.3.1景观花海
        景观花海以樱花、杏花、紫玉兰、木芙蓉为主题,根据原有绿化脉络集中布置于不同区域,成片种植,形成花海,打造一区域一主题,一段一特色,让游客步移景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验感受。
        3.3.2入口及道路
        道路入口处多以黄山栾树、香樟作为主要行道树,增加景观的延展、交融性。两侧采用造型树结合景石营造具有特色的文化节点,各色花径苗木搭配组合,布置尺度合适的硬质空间为游人提供惬意休息的交流场地。同时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中的绿化建设还能促进生态化,降低PM2.5。
        3.2绿道区域植物与水景结合设计
        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的滨水景观设计,在保留原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之上,对当地环境进行整合与治理,其重点就在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绿化的设计。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是以休闲、集会为主要功能的空间,人们享受的是自然风光和人文美景,植被、绿地对于人们身心放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滨水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是公园的灵性场所。在绿化的设计上,多采用的是当地的植物品种。
        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的整个走廊由飘舞的花灌木打造,以木芙蓉、樱花、红叶李、杏花、桃花为主要品种,在景观的绿化设计打造上,它们作为各景观区域的标志,是人们的自然导游。木芙蓉,江阴的市花,又是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地区原有的花灌木,被大量的运用在绿道景观的设计当中,木芙蓉与水中的水生鸢尾、水葱、睡莲等搭配,结合水边水杉,使得清幽宜人。
        总体布局:绿化景观提升工作主要是在现状资源、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建设以植物景观为主题的“林带新八景”,组织富有节奏变化的线性植物景观空间序列:实施“植物空间组织、林带彩化、驳岸生态化”。如上木配置:榉树+金桂+红枫;花境配置,美女樱+天人菊+马樱丹+花叶薄荷+火炬花+花叶玉簪+花叶如意+金山绣线菊+芒草;上木配置:香橼+朴树+青枫;花境配置:美女樱+天人菊+马樱丹+花叶薄荷+火炬花+花叶玉簪+花叶如意+金山绣线菊+芒草。
        3.3植物与园林小品结合
        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线性以长江为概念,沿线贯穿长江鱼类小品及体育运动宣传展示,灯光照明系统沿路线布置。干道节点运用点缀景石,与植物结合起来,往往达到双倍的景观效果。例如鱼类雕塑小品,休闲座椅,提升了绿化文化内蕴。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的木质休闲座椅静静的放置在小湖边,周围是绿荫缤纷,别有一番情趣,周围绿树依依,成为一处优美的消暑佳境。
        4.结论
        通过此次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绿化景观案例设计,提升了设计素养,并应用全面分析法的思维,使江阴大桥公园绿道区域的绿化景观环境的优化从生态、环保角度考虑,创造全新的绿道区域恢复优质景观。
        参考文献
        [1] 孟刚. 城市公园设计[M]. 江阴: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
        [2]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4.
        [3] 熊国平. 论绿色文明与绿色空间[J]. 江苏林业科技. 2013:99-101.
        [4] 江哲炜. 江阴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研究—以延安中路绿地和徐家汇公园为例[D]. 浙江大学, 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