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现状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安邦 董延强 冯亮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农民生活品质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水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日照市禹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农民生活品质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水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以降低污水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为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奠定基础保障。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现状
        引言
        随着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发展,该市场已趋于饱和,而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发展潜力有待发掘,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农村水污染作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难点。近年,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已经进入到了关键发展阶段。提高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处理效果和运营管理成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对于强化农村污水治理成效,保障污水设施的稳定运行极为重要。
        1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现状
        村镇经济相对不发达,农村排水设施及运营设施缺少可靠的资金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水量较小,因此处理规模较小,多为100m3/d以下的实际处理量,造成运行费用较高;分散式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面临着站点较多,点位分散;设施监控难度大;农村污水处理站需要管理运行,站点运转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决策困难以及管理成本高。因此,在大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应选择适宜的运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是对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并实现稳定达标的重要保障。
        2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2.1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通过人工模拟并强化自然湿地功能额一种处理工艺。人工湿地通常会处于饱和状态,并且有一定水生植物的生长,农村生活污水被人为的投配到土壤(填料)之中而产生的污水流动,通过土壤截留,植物根系的过滤、吸收、光合作用及输氧作用的化学、物理、生物的协同作用下,通过兼容性微生物分解达到污水净化的效果。采用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之后,某清河通过一级人工湿地到二级人工湿地,最终回流至清水池,可大量的运用与灌溉和绿化,也可以溢流到附近的坑塘。人工湿地的优点: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投资费用低且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对污水中生活污水中的COD、BOD、TP以及病原体都能够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对NH3-N具有60%的去除率。缺点:人工湿地由于占地面积较大,容易产生病虫害;而且由于北方在冬季时地区寒冷,导致人工湿地内的微生物和植物在处理人工生活污水效果大打折扣。
        2.2厌氧沼气池技术
        厌氧沼气池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的厌氧沼气池通常是农民日常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等在池内进行厌氧发酵,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得污水得到净化,在净化的过程中产生甲烷气体作为能源使用,厌氧发酵后的沼渣沼液通常施用农田。以前研究结果显示,厌氧沼气池对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氨氮、总磷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目前被公认为是适合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同时,该技术也被公认为适合在北方寒冷地区实施。
        2.3地下土壤渗滤
        地下土壤渗滤是指对预处理的生活污水,间歇式分段投入的地表以下0.5米的土壤中,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截留以及微生物降解等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

地下土壤渗滤运行原理在于农村生活污水在化粪池中进行厌氧处理之后,通过土壤渗滤管均匀的分布厌氧滤层进行渗透,通过污染物与水进行分离,将污染物截留在土壤中。地下土壤渗滤优点:处理效率高,投资费用低,不影响地面景观,出水水质标准高。处理效果:对生活污水中的CPD处理率达80%左右,且对生活污水中的BOD、TP、NH3-N实现90%的有效去除。缺点:地下土壤渗滤容易造成堵塞与地下水污染。
        2.4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作为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被应用到农村污水处理中。生物滤池是由滤料形成的工艺的核心部分,污水经过滤料表面微生物的截流、过滤和净化作用得到进一步降解。常见的生物滤池主要包括滴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及多级组合滤池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曝气生物滤池,在滤池内放入一定规格的滤料,采用曝气的方式,当污水通过滤料和附着在其表面的生物膜后,水体中的有机物被代谢得到净化。
        3农村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模式
        农村经济不发达,针对污水排水设施与运营管理缺少可靠的资金来源。农村污水量比较少,通常采取的污水处理规模也不大,存在运行费用比较高的情况。由于农村地区村庄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站点较多,加大了运营管理的难度,无法将每个站点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造成决策上的困难,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仅要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还要选择恰当的运营管理模式,为实现农村污水处理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保障。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监控管理过程中,可以将物联网和3G/4G技术应用于其中,从而通过详细记录与监控,为使用者提供水质检测、生产运营以及数据分析等相关信息内容,为实现标准化管理奠定基础。此外,对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制定有规划、有设计以及施工明确的运营管理方案,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与水平,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为实现智能化管理模式提供支持与保障。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系统的结合,可以将污水处理站点数据信息及时传送到指挥中心,进而实现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统一监控与分散式管理。利用通信网络技术的优势,将多个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备运行信息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整个过程顺利完成,主要依靠服务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Web服务器以及现代传感仪器。现场设备将数据、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各种参数信息传输到数据平台中心,使用者在获得查看权限的基础上,可以随意登录网络平台中心查看数据内容,整个过程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以数据信息为参考依据,并结合工艺要求特点设置运行参数,此平台具有数据采集、分析、控制以及档案管理的功能,真正实现了物联网模式下一体化集中管理。
        结语
        生活中农村生活污水不仅对农村的水源地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淡水资源危机,影响到农田耕地的有效灌溉,进而威胁到农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与农民的生活环境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这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有效落实。因此,农村生活水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子爱,施国中,熊霞.厌氧消化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432-437.
        [2]白慧文,张晓,杨兰琴,等.鱼菜共生技术对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2):4479-4480.
        [3]王景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长效管理机制探讨[J].低碳世界,2020(2):35-36.
        [4]谢冬梅.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问题浅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3):72,74.
        [5]盛超越,刘喜峰,白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