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铁岭 1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不仅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是确保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稳定持久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整体土木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点,然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旦施工工艺不符合施工要求,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因此,需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做好严格管理,从而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本文就土木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引言
现阶段,许多建筑物在设计时,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往往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然而,该项技术在具体操作与实施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与施工难题。因此,施工单位只有通过提升相关施工技术,掌握科学的施工要点,才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杜绝安全隐患。
1土木项目中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外界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质量受外界温度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呈一个稳定的框架,温度波动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结构的稳定性。比如当外界温度下降幅度比较大,混凝土表面会逐渐出现细浆,但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就是使得混凝土内表面出现较大的温度差,混凝土内表面的温度差过大,会产生温度应力,在温度应力的影响下,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者其他的质量问题。
1.2混凝土自缩因素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存在的小部分水分,是在水泥反应过程中需要派上用场的,剩余的其他水分会在天气的作用下逐渐地被蒸发。蒸发掉的水分需要在合理的水量范围内,如果蒸发掉的水分超过了较为正常的数值,会导致收缩的现象。因此混凝土自缩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缩值有紧密联系。水分蒸发的程度也与混凝土中其他材料的比例相关,其中包括材料中的添加剂以及其他矿物质混合物等,都会干扰到混凝土的自缩值。
1.3混凝土成分的影响
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较为多样化,其中粗集料主要包括破碎砾石和矿渣,我们要保证其成分组成必须干燥洁净,粗集料的质量必须达到工程标准,要对粗集料的颗粒大小和颗粒直径进行一个合理地调控,将它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混凝土中掺入了其他的杂质,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分析
一般情况下按照深度的不同,大体积混凝土会出现三种情形的裂缝,这三种裂缝造成危害的程度也不相同,表面裂缝一般是混凝土表层水分蒸发过快或硬化时内外温差过高而产生,表面龟裂不规则,不连续,危害较小,处理起来也比较简单。相对而言,比较难处理的是深深的龟裂。深裂缝阻断了结构的小部分,并不是全部。这有一定的危害,但危害达不到贯穿性的缝隙。当表面裂缝发展成深裂纹,并且进一步切断结构的整个断面就形成了贯穿性裂缝,贯穿性裂缝严重的损坏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其危害也是三种裂缝中最严重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裂缝的产生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绝对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允许值。裂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混凝土的防水,裂缝早期的轻微渗水现象会随着时间消失。一般情况下,在允许值范围内的裂缝宽度一般对结构强度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因此分析、处理和控制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施工技术
3.1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
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降低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浇筑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浇筑温度过高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夏季炎热,地表温度过高,所以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宜在夏季进行,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不得不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辅助降低浇筑的温度,从而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除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控制以外,还需要重视对水泥用量的控制,从而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的现象。严格的控制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这样才能在辅助其他施工材料进行施工时,可以在其他施工材料中起到平衡的作用,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合理性及规范性。
3.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对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来说,混凝土浇筑环节是关键施工阶段。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方式较多,有分层浇筑、推移浇筑、斜面分层浇筑等多种。施工单位在选择浇筑方式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2)关注天气因素。天气因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施工单位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天气情况有全面的掌握,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这是因为,如果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遇到降雨等突发天气情况,会造成混凝土的稀释、流失等情况,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建筑材料成分无法得到保障;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势必会造成混凝土在浇筑后出现裂缝或无法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现象。(3)重视混凝土浇筑的检测工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用时较长,所以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在浇筑过程中分时段做好混凝土浇筑的检测工作,进而为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3.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的施工设计和措施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施工设计和施工措施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最大程度上规避这类问题的出现。施工设计:合理调控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合适的方式降低混凝土中的含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除了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加直径、间距较小的构造钢筋来增强结构抗裂性,在钢筋破裂的部位,我们可以设置暗梁,保证钢筋配合的协调性。在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气候变化,浇缝时间尽量控制在两个月时间以上。施工措施主要是针对与温度进行管控,温度控制更多的是人为控制,针对不同的温度差我们采用的调控措施会有所改变。
3.4加强控制约束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充分的发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施工的应用价值,需要加强控制建筑结构的约束力。首先,加强控制建筑结构外部的约束力。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滑动层的方式,使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横向受力约束得以降低,同时通过设置垫砂层的方式,减少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纵向受力约束,这样一来可以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安全风险因素缩小到最低范围,再做好温度控制防止措施,从而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内部应力的变化。其次,加强各种温控措施的综合运用,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建筑材料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而且还能改善建筑材料之间接触形变的现象,从而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现象。
结语
土木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合理协调各个环节的对接关系,控制各项系数变化情况,做好人员组织工作,管控好温度混凝土温度变化,最大程度上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影.试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世界,2018(35):94-102.
[2]刘光辉.土木工程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25(12):52-53.
[3]刘馨泽.浅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2018(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