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分析 许润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许润
[导读]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经济不断的发展,为了给各地区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功能,所以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都开始兴修。
        德州市水利局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经济不断的发展,为了给各地区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功能,所以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都开始兴修。而且由于当下的经济因素,很多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而选址的地质情况也越来越差。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在软土层上进行,这也为当下的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技术要求。本文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之中软基基础处理的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提高建设过程之中的质量,保证水利工程基础打造的牢固,供有关部门进行参考和改进。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1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采取软基处理技术的重要作用
        当下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如果在建设的初期遇到了软基基础的问题,则需要提前向上级汇报,并且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处理和解决。因为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整体的质量,为后期的建设埋下较大的隐患,所以对于软基基础的处理对水利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因为软基基础,它本身的含水量较高,透水程度较差,所以在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之中,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原本预计的工程量,可能无法全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软基基础的情况较为严重,甚至会带来较大的水资源浪费。所以对于软基基础进行处理也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任务,不仅可以为后期的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还能防止后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如果对软基基础进行一定的具体分析,可以了解到软基基础,最大的骨架结构主要是沙和粉尘。这也导致了软基基础的高含水量以及较差的吸水性。而沙和粉尘的主要骨架结构,根本无法承受上层的大型建设。这也就显得前期对于软基基础的处理更加重要。2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2.1 换填法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软基基础问题,可以采取换填法来进行有效处理,这种方式主要被用到那些软基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将承载能力不足的土层替换成强度更大的土壤抑或是特殊性材料,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整个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具体的操作如下:首先,将软体地基层挖开,并清除掉所有的软土土质;然后再用质量达标的材料进行替换,这个过程需要在专业挖掘设备的辅助下完成,一般而言都要将深度控制在2m范围内。与此同时,应该要逐层进行材质的替换,在全部替换结束后实行压实操作,并将所有工序完成之后,要仔细检测新地基的强度与紧实度,最大限度的保证其满足相关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此方法时,要控制好整个施工作业的范围和深度,尽可能让最终的施工效果达到最佳。
        2.2 堆载预压法
        这种方式主要是被用于那些含水量较多的地基情况中,若是土层中的含水量超过一定范围,那么就可以将其规划到淤泥类型中,这种时候就要人工来排除土层中存在的水分,然后增强土层的硬度。堆载预压式方法,通过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将其中的软土部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将自身多余水分排除掉,进而让地基得到有效的压缩与凝固,并在产生沉降的基础上增大土质强度指标。例如,珠江东大堤相关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因为具体的实施区域与海比较临近,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工程施工都要在海滩淤泥上进行。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就可以借助堆载预压的方法来将工程实施区域中的海水排出,然后再开展后施工作业。首先,从垫层开始,施工人员就要借助强度较高的土工原料,像厚度为1~2层的复合型土工布等,并在中粗砂的作用下开展垫层工序,且将厚度控制在2m范围内,粗砂中具备的泥量保持在5%,而有机物的含量则是1%以内。其次,在竖直方向上将排水板安装到砂层端上,而塑料板则穿透整个淤泥,呈三角形状设置,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构建的排水系统可以细分成集水井、盲沟以及砂垫层这三部分,其中,盲沟坡度应该要比2%大,横竖间距尽可能维持在30~40m范围内。当结束上述工序之后,还要借助堆载预压操作来将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出,全部工序施工的时间大约是180天。

由此观之,通过对堆载预压技术的应用,能够排出软基中存在的大量海水,让土层抗压的效果得到有效增强,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堆载预压技术操作的时间比较长,适用于那些工期不着急的项目。
        2.3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是指根据水泥加固原理,采用适当的施工机械设备将水泥浆喷入软土地基中。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必须连续进行。搅拌在软土和水泥浆之间形成凝胶,以增强硬化的软土基础。对于沙土,淤泥和黄土等软土地基,应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2.4 旋喷注浆技术
        此技术将液压法等很多技术优势融合在一起,可以在高速旋转情况下将处在液化状态的那些浆液融入到地基介质中,让地基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实际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用到旋喷注浆式技术,可以对黏土液等诸多液体展开有效喷射,尽可能实现施工目标。与此同时,通过对喷浆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复合型地基的质量,确保相关软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并在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上,解决沉降不均等情况。除此之外,具体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要与实际地基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恰当的技术类型,且在操作完成后做好施工成效的评估与检验工作,借助技术手段来对工程展开全面、客观的测试,从而确保软基施工的质量满足各项标准。
        2.5碎石桩加固技术和排水法处理技术
        碎石桩加固技术主要结合外力冲击力和振动,在软土地基覆盖区域进行集中钻井作业,然后在土层采取相应的填土措施,通过增加填料的强度来改善材料。压实程度。该技术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有效防止土体变形。在碎石桩加固技术的应用中,该技术可用于黏性能较差的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水文地质条件差的问题,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软土地基应与排水方法一起处理。结合有效的排水技术,可以排出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在排水方法的应用中,应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盲沟中使用吸水材料吸收多余的水分。
        结 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基本承载力,是保证水利工程高效安全建成的关键因素。有关人员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正确选择和灵活运用各种软基处理技术,进行软基加固处理,从而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虽然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在发展期间问题也再不断的产生,水利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为人们的正常舒适的生活贡献一份巨大的力量。当前不仅需对技术的完善,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重管理体系的建设,从而帮助水利工程稳步提升,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攻克更多的难题,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戴建龙,毛地卫.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0,29(12):21.
        [2]钟超文.试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J].低碳世界,2019,9(9):303-304.
        [3]陈献达.综述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堤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1,9(9):218-219.
        [4]孔令成.真空预压法在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7):223.
        [5]尹风涛.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24):155-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