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发展迅速,生态护坡可以提高河道以及周边的植物覆盖率,促进水域生物的全方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防洪功能和景观功能。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包括自然原型护坡施工技术、土工材料固土施工技术、三维植被网护坡施工技术,其中三维植被网护坡施工技术是植被护坡技术和土工网护坡技术的结合,既可以保证植被的护坡效果,又可以发挥土工网护坡的优势,提高河道护坡防洪能力。指出生态护坡要重视植物种类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生命力顽强、根系庞大的植物。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
引言
在传统的水利岸坡防护工程当中,一般会采取硬化护砌措施,常用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等。硬化护砌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自身的稳定性较强,可以持续使用多年。但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其不仅会破坏原有的水环境景观和谐性,更会对水环境生物群种的发展和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针对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起步较晚,直至彻底了解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后才开始逐步在实践当中进行应用,原则上是以尊重生态系统、不破坏生态系统、尊重生物生存空间为护坡的建设前提。现如今,生态护坡已经开始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延伸发展成了多种不同形式。生态护坡在本质上属于岸坡防护措施,其主要用于保护河道体系、恢复河道系统生态平衡,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是多种学科交叉应用后的结果,其包含水利、环境、生物科学、力学、生态化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实际建设过程中充分强调自然植被与工程材料之间的结合,力求在提高岸坡防护效果的基础上,避免对水环境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1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简述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开始重视环保生态技术的应用,通过优化行业生产过程,提升行业的绿色环保性,可以促进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而言,水利工程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要通过合理规划,提升水利工程功能性,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对于城市和农村建设中存在河道的水利项目,要重视生态河道护坡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是在满足护坡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用自然的护坡方式来使得河道护坡与周围的环境融于一体,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常见的河道护坡类型有植被铺设型护坡、植物固土型护坡、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网格型生态护坡及土工材料与草皮相结合的生态护坡。对于这些河道护坡的合理应用,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结合河道周边的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护坡方案。当前我国的河道护坡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还有待提升,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河道护坡的特点合理优化,保证其施工效果,进一步推广生态河道护坡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2.1自然原型护坡施工技术
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河道护坡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因此以河道周边环境为基础开展相关工作。在对原型河道护坡施工的时候要加强对生态河流、湖泊设计理念的应用,保证河道的施工以及使用安全,结合河道护坡施工技术具体情况,提高河道周围植物的生长质量,提升河道生态效果。自然原型河道施工会对河道生态产生破坏,因此需要对植物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适合河道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的植物种类,这样能够保证植物的生长效果以及水分的吸收能力。另外,还要对植物的净化功能进行全面研究,净化功能较强的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自然原型河道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堤岸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以乔木和灌木混合搭配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发挥乔木、灌木的优势,实现生态护坡的最佳效果。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具有庞大根系的植物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提高河堤防洪能力。
2.2结合土工材料进行复合型生态护坡
土工材料共同应用的复合型生态护坡方式在目前城市河道整治生态护坡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一般是采用镀锌或者是喷塑铁丝网的方式,用碎石、种植土等材料进行填充所构成。镀锌铁丝比较容易因为时间的推移还有日晒雨淋出现锈蚀以及腐化现象,因此在材料的选取上,要选择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的喷塑铁丝网笼。喷塑铁丝网笼具有较好抗冲刷能力,并且能够适应地基的变形,以有效避免预制混凝土护坡整体情况不足而导致的适应地基变形能力较弱的问题。在科学的复合型生态护坡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生态性护坡抗洪防涝的主要目的,还不破坏微生物与生物的良好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其中常见的复合型生态护坡设计方案有铁丝网和碎石复合型护坡以及土工网垫固土护坡,都是通过结合多种材料的功能共同进行生态护坡,提升岸坡整体的稳定性。复合型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中型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
2.3生态格网
生态格网是由钢丝编制而成的网状生态格网片,多个生态格网片可以组成笼箱,并进一步在笼箱中填充碎石等材料。从结构特点的角度来看,生态格网的最大优势在于自身的抗腐蚀性能出色,能够长期持续使用多年,且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一般在实际使用时,会在钢丝表面包裹一层树脂膜,从而进一步强化钢丝的防腐性能,并赋予了钢丝防锈、防静电、抗老化、耐高压等诸多的特点,这也造成了生态格网高适应性特征,甚至可以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和高污染环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生态格网所组成的笼箱会直接投放至治理区域,并在笼箱内部填充石料,从而构成具有高度柔性、透水性和整体性的防护结构。从生态功能的角度来看,生态格网结构在本质上属于多孔隙的防护结构,这无疑为水生植物、鱼类和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舒适的空间。且与其他几种生态护坡结构相比较,生态格网结构可以在维持水环境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水质的自我净化能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工程的生态目标。由于生态格网结构中所使用的填充石料均为碎散体,其自身的孔隙较多,实际应用时可以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以及河流调节功能的实现,具有调节水位、稳定护岸、促进植被恢复等多种功效。而从应用范围的角度来看,生态格网结构同样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但鉴于生态格网结构需要大量的填充石料,故一般在石料采集方便的区域进行使用。此外,生态格网结构的施工流程较为简单,且多数材料均可以直接就地取材,其便捷性远高于其他几种生态护坡结构。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河道工程项目中进行护坡施工时,要响应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地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保证护坡功能性的同时提升河道项目的生态性。在具体的应用中,要结合河道生态护坡的特点,合理地优化设计方案,结合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优化。深入了解生态河道护坡的施工要点,在施工中加以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果,使得河道护坡与周围的整体环境相协调,满足了护坡的功能性,又能积极响应生态建设理念,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澎.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护坡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3):277-278.
[2]徐君.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护坡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19(1):194.
[3]叶小金.河道秣护坡技术的比选研究[J].珠江水运,2019(13):104-105.
[4]张延菊.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8(11):101-102.
[5]孙军.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水利工程,2018(1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