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何乃明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何乃明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安全运用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它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裂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进度与现场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防止因操作不当出现技术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安全运用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它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裂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进度与现场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防止因操作不当出现技术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本文通过对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技术进行关键性的分析,以促进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更好应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不可控因素产生的概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住房要求持续提升。在房屋建筑中,后浇带技术属于重要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对建筑质量影响非常大。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必须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相比于沉降缝、永久缝来说,后浇带被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中,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能够维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避免由于收缩不均匀、温度等因素,产生不良裂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标准,在墙、梁、底顶板位置,预留临时施工缝,将整个结构划分为多个小部分,利用建筑构件内部收缩,一段时间以后,对工程预留施工缝混凝土进行浇振,同时将若干小部分连接为整体。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方式,能够对施工中的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进行处理,同时考虑到混凝土温度应变问题。
        1后浇带的主要概述
        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随着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用混凝土修补墙体、横梁和底板等连接处预留的暂时性带形缝,以免影响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和外观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进行,并选择浇筑水泥或者在水泥中添加少量铝粉的混凝土,以确保其强度高于构件强度,以免造成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而在超长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填充在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的强度,以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造成影响。目前,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其中,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主楼和裙房连接处的沉降差;伸缩后浇带能够解决大规模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而温度后浇带能够预防混凝土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伸缩和拉裂问题。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2.1防裂作用
        土建工程的主体结构大多数使用钢筋混凝土,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会产生收缩或膨胀的现象,一旦超出钢筋混凝土的承受极限就会引发裂缝问题,并会对整体建筑结构造成严重损坏,进而导致无法顺利通过验收,对此,在土建施工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施工缝,并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将建筑结构分离成多个部位,再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浇捣,在大多数部位的施工均完成后,再将各个部位的构件连接成整体,能够有效避免钢筋混凝土发生开裂现象。
        2.2减少温度收缩
        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物理特点,在施工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一旦遭遇气温变低的情况,就会导致混凝土收缩,温度过高则会导致膨胀,建筑工程无法使其永远保持一定的温度,后浇带可以有效降低这种影响,将混凝土变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在施工中设置后浇带,可以给予混凝土自由收缩的空间,采用直通加弯的做法,大幅度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提高自身结构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另外需要注意,为了防止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薄弱位置,后浇带浇筑时间可选择在温度较低时完成为宜,这就有效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促进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
        2.3释放温度应力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后浇带除了具有防裂作用以外,还能够释放温度应力,从而有效解决构件收缩的问题。

当在高温季节进行施工时,会促使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温度进一步升高,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并且从内向外进行挤压,一旦挤压程度超过混凝土的承受范围,就会出现裂缝现象。在设计混凝土主体结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温度应力的影响,合理设置后浇带的预留部位,在混凝土的硬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3土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后浇带施工时间的选择
        在开展沉降后浇带施工时,应当确保建筑物沉降结束。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构件收缩前2个月内,沉降会结束。因后浇带具备不同的类型,则浇筑时间也不同。并且在高层建筑施工时,主楼施工进度要慢于裙楼施工进度,一般情况下,裙楼施工完成时主楼还未完成施工过程。此时,实际产生的沉降情况是裙楼先于主楼,主楼荷载沉降大于裙楼。因此,后浇带施工时间必须在主楼沉降结束后才可以进行。
        3.2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法在钢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不仅加大了钢筋的密度,还增加了建筑本身的重量;传统的钢筋焊接法需要高强度的焊接工作,由于电流比较强,因此电流电压的波动极易影响焊接质量;传统的机械连接法很难控制焊接的接头面积,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新型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有效解决,比如直螺纹接头连接技术,该技术使用符合标准的滚轧直螺纹、套筒和质量合格的钢筋进行连接,并严格按照了施工图纸将其加工成型,在具体的连接过程中,应通过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以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和力度。再比如加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锁紧螺母和标准的套筒全部拧进加长丝头的钢筋上,直到接近钢筋的标准丝头;其次将套筒回位到标准丝头,并用扳手拧紧;最后拧紧标准套筒和锁定螺母,即完成连接工序。在连接完成后,质检人员应对连接质量进行分批检验,以便找出不当之处并进行及时返工。
        3.3底板后浇带施工
        总的来说,在底板后浇带当中,钢筋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此作为骨架,在其周围铺设钢丝网,并将这些钢丝网作为临时支护体系。部分特殊建筑,可用快易收口网代替钢丝网。在后浇带施工时,要防止“漏浆”现象,漏浆会降低混凝土底板质量,使其强度、抗力都降低。为了有效避免这一情况发生,提高底板施工质量,对钢筋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让钢筋骨架与底板钢筋处于分离状态,禁止焊接,并且在保证钢筋骨架存放地点整洁。同时,为了确保后浇带混凝土与之前的混凝土连成一边,让其成为完整一体的建筑结构,可以选择用板材或者草垫盖在后浇筑带上方,减少外界对其干扰,同时设置防水带,防止附近污水流入,让混凝土固化过程尽可能小地受到外界影响。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房建工程建设期间,开始广泛地应用后浇带技术,不仅可以处理建筑物差异沉降问题,还可以防止在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变形问题,减少温度应力变形情况。施工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后浇带施工养护与建设,提升监督与管理力度,以此维护工程建设质量,延长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维护后浇带施工的顺利性。合理设置后浇带位置,按照实际工程情况,掌握工程施工难点与重点,及时分析和处理施工存在问题,控制好后浇带工程建设标准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荣.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29-30.
        [2]林翰强.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9(19):16-17.
        [3]区志汉.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8):17-18.
        [4]周會.分析房建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J].居舍,2019(03):55+152.
        [5]林喜乐.建筑工程中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09):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