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摘要:本文从风电及新能源行业的研究背景出发,分析了新能源发展的背景,从风电的并网问题和经济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风电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风能及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只有尽快出台科学的指导政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智能电网的开发和建设力度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问题;前景;风电
1研究背景
根据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国家相关部委正密集出台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和消纳的举措,“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期间将是新能源的黄金发展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可知,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风电无论是在相当大占比,还是在增长趋势方面,风电行业均可称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行业。以风电行业入手,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有助于我国全面、深入地了解新能源行业。
2新能源发展的背景
目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二氧化碳的超额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全球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化石能源危机给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顺应时代发展,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即非常规能源,指的是在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刚开始开发、利用或研究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新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替代能源,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风电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风能利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为我国未来风电乃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3.1风电的并网问题
并网问题是风电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风电依赖于风能,风能具有不稳定性,风速时大时小,不可控制,因而电力也缺少稳定性,这就对电网的承受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电网都是通过使比较稳定的火电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使风电这样的不稳定电源占较小比例来达到调节电网的目的。对于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其用电量少,且电网本身较弱,难以承受风电带来的不稳定电源。当风速过大时,电力瞬时输出就会达到满负荷状态,因此,电网系统必须限电,以确保用电安全;当风速过小时,电力过低会导致机组自动停机。因此,风能的有效利用率并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尝试利用风光互补来解决风电的电网波动,保证风电输出的稳定。而这又会产生并网运行的问题,两大新能源是否能够协调运行。目前针对这一并网问题而研发风光储输一体化技术遇到了瓶颈,面临着太阳能发电与风电的变流变频问题,以及电能存储所需的大型电池组技术问题。
3.2风电的经济问题
风电基地的发展尚未对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风能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的战略目标还未实现。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能利用有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风能的利用需要建设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站,土地资源的制约导致了风能发电基地常位于一些贫困、无人区域。第二,风电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其所含技术水平较高,其创造的岗位和就业机会大部分针对高技术人才,无法大规模吸纳普通人才,同时,风电产业的产业链不长,涉及的相关行业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吸纳多个行业的人才。由于风能基地常位于贫困待开发的地区,因而风电产业在促进所在地区贫困人口就业,提高其经济实力的方面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第三,风速不稳定,且风能的转换效率低,若完全利用风能发电,则无法满足用电高峰期的电力需求,且现今的风电开发技术还不能将风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电力,缺乏经济性。以上是风能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在现有的风能技术条件下,随着风能开发的最大化,我国风电产业的经济收益也将“触顶”,风能无法成为一项可持续性的“财源”。目前,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风资源较好的区域已开发殆尽或划归生态红线等不可开发区域,可以开发的区域风资源又较为一般,因此,风电在平价时代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只有解决风电的送出问题、降低风电的造价水平,才能根本解决风能行业的问题。
4风能及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在国际上,世界风电行业迅猛发展,世界风电装机呈快速增长趋势。风电行业的发展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利用风力做工由来已久,且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拥有着丰富的、潜力巨大的风能资源。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等地区常年伴有大风,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在这些地区发展风电行业是新能源利用和发展的最佳方式。风能具有无污染、清洁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其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国家能源局估算,在未来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目前风电装机容量的10倍左右。而总资源量达到7.5亿千瓦的海上风能目前则大部分尚处在待开发状态,这标志着沿海地区也有发展风电的先天优势。风电作为重要的新能源之一,具有扶贫开发意义。国家所规划的六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均位于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在生产制造方面可能无法与东部地区竞争,但却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先天优势,有利于改变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目前,我国开始规划电网,致力于解决由于风电无法入电网而影响需求的问题。中国电网设计与建设相对落后,近年来,风电虽快速发展,但存在风电入网难的问题。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并没有完全入网发电,是发电量利用率低下的表现。中国风电资源相对丰富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部分处于电网的薄弱地带,难以及时接入、传输和消纳风电。针对以上情况,我国已开始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进行规划,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实现远距离输送风电,从而保证风电行业的有效利用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风电行业取得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然而风电企业在产业布局、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为了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需要尽快出台科学的指导政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智能电网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使风电产业作为新能源的代表替代传统能源,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硕,张耀辉,潘捷,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同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3(12):63-66.
[2]乔桂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2(10):174-179.
[3]徐枫,范达强.基于或有权益法的我国新能源行业金融风险研究———以风电行业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4(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