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 广西乐业 533209
摘要:林资源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点项目,其不仅能够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化发展,还可以提升我国绿化事业的水平。要想做好林区管护工作,就需要因地适宜的配套建设林区管护用房,不断提升林区护林员的森林管护能力,基于此本文对林区管护用房优化设计进行分析,从当前现状入手,探讨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林区管护;用房;优化设计
前言
林区管护用房指的是营林员管护休息和存放工具的房屋,因为林区管护通常需要在相对偏远的地方,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森林中,由此可见管护用房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林区管护工作的质量与管护用房的设计存在直接联系,可以说若想提高林区管护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开展用房优化设计,因此需要切实的做好管护用房的设计工作,为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
1 林区管护用房的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林业主管部门并没有对基层林业单位建设林区管护用房作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及提供政策支持,所以林区管护用房大多较为落后,目前基层林业单位现存的林区管护用房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建设结构简单
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林区管护用房基本在1970年至 1990之间建成,翻新从建工作基本在2013年左右,大部分的管护用房结构仍然以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为主,承载力和功能性表现方面存在不足,且受林区可能出现恶劣天气影响,导致管护用房建筑地基出现了下沉,墙体依稀可见变形、开裂的情况,大部分管护用房已经成为不宜居住的危房,无法确保护林员的生命安全,失去了管护方最初的建设作用,为林区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1]。
1.2配套设施缺乏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需要明确当前现状,以此更好的展开管护用房研究。管护用房除了能够基本解决日常需求的问题外,还应解决各类琐碎问题,如煮饭、洗浴、消防设施、监控等问题,大部分的林区管护用房交通不便,且配套设施都不够健全,建设标准非常低,这类管护用房严重影响了护林员的工作、生活条件,且严重威胁到了林区管护的安全。
2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必要性
若想促进林业产业的升级,就应当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比如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通过管护方优化设计有效应对林业问题,要求涉及营林、育林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等,为林业经营者提供更全面、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确保其经济效益不会因林区管护用房设计而有所下降。管护用房设计在当前情况下存在的现状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探析与分析,这样才能科学展开林区管护用房设计工作,使管护用房符合当前时代的标准要求。规范化、科学化是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基础,要以提高实际应用效益为前提,在本质上提升林区工作人员的居住舒适度,从根本上提升护林员林区管护工作开展的质量,保证建设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2]。
3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要点问题
3.1消防联动控制
消防联动控制器对于当前的林区管护用房设计十分重要,控制现场的设备能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模式来进行保护,如因质量问题、技术问题导致参数不一致,将会导致林区管护用房中的设备无法有效执行相关动作,降低联动控制效果,为管理埋下安全隐患。而消防联动控制包含自动设备,一旦发生火灾等情况无需手动操作便可以报警,提高管护用房的安全性。
3.2配套设备应用
配套设备应用需要严格按林区管护用房设计图进行施工,不可为了能够提高效益故意降低技术标准,如系统管网未按设计布置成环状,管材管件、阀门和配件等系统组件不符合实际规定,将会为林区灾害预防及抵抗埋下安全隐患。在林区管护用房设计中的配套设备安装完成后,相关工程需要严格进行试验,避免设施等存在问题,提高设计的质量效果,为林业发展提供推动力。
3.3施工审核不严
审核是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其能够保证每一项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将有着设计缺陷的图纸作为施工标准,如出现此类情况,林区管护用房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管护质量及人员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因此林区管护用房设计需要按照标准进行统一化、标准化,从而有效提升设计的效率与工作质量,为后续发展建设提供推动力[3]。
4 林区管护用房优化设计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林区管护用房的设计时,设计工作者和基建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需要占用林地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履行建设管护用房的申报程序。
4.1林业管护用房优化基础设计
4.1.1结构图纸设计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中的图纸管理尤为重要,因此要做好设计图纸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结构设计能够符合林区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国家的安全规定。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标准中有明确要求,技术人员根据总建筑高度采用三角高程、钢尺丈量法、前方交汇、手持测距仪等测量方法,整体高度超过如超过8m应进行两次测量,减少设计过程中的误差,要求两次误差值 <10cm,最后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满足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符合实际需求。
4.1.2材料应用设计
在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管理中,必须保证相关材料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及林区恶劣天气的负载,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仔细的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根据勘察结果认真选择符合工程建设承载力的建材,且建筑地基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计算,计算要保证零误差,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如林区管护用房设计要求结构设计中的护筒直径>桩径30cm,中心偏差≤5cm,倾斜度≤1%,设计后进行技术交底,提高基础设计质量,保证后期应用满足实际要求[4]。
4.2林业管护用房功能定位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也需要确定用途进以及功能定位,合理规划管护用房的建设规模和内部布局,例如在国家储备林基建设项目及林场名贵苗木种植区建设管护用房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所兼顾的迎接视察、人员接待、参观观景的作用,可在设计中体现出民族特色和建设单位的特点,除设置必备的办公、宿舍、工具房外,还应考虑到会客室、休息室、厨房、卫生巾等位置,内部的管护用房则只需要承担管护任务,应采用统一规模、统一布局的标准进行设计。
4.3林业管护用房优化配套设施
4.3.1ACS系统
该系统主要承担着信息数据的任务,可以为林区的配电箱安全进行预警,将EF-ACS系统的控制柜设置于建筑的消控室,一旦发现导线温度、电流高于设定值便会警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保证照明需求的条件下结合林区管护用房内用电设备,根据各类设备安装点位进行设置ACS系统参数,严格检测变压器、配电装置节点,保证所有电气设备均接受控制,母线节点以及开关柜等区域的温度得到保证,避免因电气设备问题而引发森林火灾。
4.3.2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设计主要为布线,需要首先选择导线,随后进行导线与带线绑扎,在绑扎完成后开展导线焊接,最后检查绝缘遥测。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将通讯和报警线路穿金属管保护,并在明敷线路的金属管上采取防火措施,非燃性材料电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对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落实分类安装,在此基础上对线路进行分段、分层绝缘测试,发现报警系统的误报、误动作,若是发生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的现象,必须更换导线保证布线质量,满足国家所提倡的林区管护用房科学设计要求[5]。
4.3.3联动系统
林区管护用房在展开设计的实际过程中,处于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始终都会在林区工作,因此联动系统与最终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质量将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联系,联动控制器是建筑安装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施工中需要为各类接线设备预留出充足的空间,控制器与地面处于垂直状态,将安装在墙体上的消防控制器,正面操作距离需要≥1.2m。引入控制器内的导线应保证电缆和导线的配线整,可将导线绑扎成束,并留出至少20厘米的余量,设计中严禁使用外接电源插头,要求控制器固定牢靠,保证林区用房符合规定要求。
4.3.4探测系统
探测器是林区管护用房各类设施应用的重要电气元件,控制探测器安装位置距离墙壁或梁边0.5米及以上,保证探测器周边0.5米的区域内不存在遮挡物,感烟探测器距离控制在15米以内,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稳定在探测器安装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下,并在入端处进行明显标志。在设计中保证报警器的电缆和导线的配线整齐,将导线绑扎成束,实施进线管封堵,并留出至少20cm的余量,设计中时刻牢记管护用房设计的关键要点,从而提升管护用房设计的质量。
4.4林业管护用房的建设地点
林区管护用房指的是营林员管护休息和存放工具的房屋,在设计林区管护用房的建设地点时,要进行实地勘探,避免在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建设管护用房,从而提高管护的效率和质量。探勘中要注意观察树木生长情况,判断当地是否经常有台风影响,不能为了观察方便修建在山顶,也不能修建在山谷,可设计在树木生长情况较好的林区,且建设用地必须平缓、开阔、风力较弱,地区林区的山脊处便是较好的选择,选择中也需要尽量临近水源,注意不能破坏和影响自然保护林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结束语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质量十分重要,因此需要站在整体角度上对林区管护用房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科学分析管护用房设计的现状情况,结合地区要求提出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有效措施,从思想层面对整个管护用房的设计展开分析,满足国内林区工作开展的基本居住需求。
参考文献:
[1]董凤梅.试析转变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促进现代林业发展[J].南方农业,2019,13(12):89-90.
[2]戚国芬.基层林业站在林改工作中的职能及其有效发挥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1):78,80.
[3]胡柏青.浅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20,43(9):196-197.
[4]刘康宁.对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对策的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7):121,124.
[5]赵珲,白社娟.对林业生态保护中安全生产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