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智慧供应链内涵分析和系统构建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魏德华
[导读] 摘要: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资源,电力物资具有种类复杂、类型庞杂、数量众多等特点,电力物资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难点。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乌兰浩特市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137400
        摘要: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资源,电力物资具有种类复杂、类型庞杂、数量众多等特点,电力物资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难点。但精细化的电力物资管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电力企业面对日益市场化带来的提质增效要求,具有决定性意义。创新发展电力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有助于电力企业引领全球化,从而更好地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电力物资管理的核心,电力智慧供应链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电力智慧供应链;物资管理;系统构建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开创了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引领带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趋向于智能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中也明确提出了“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的工作要求,加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供应链体系建设相关试点的开展,从国家政策和顶层设计上为供应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传统供应链向现代供应链转型势在必行。
        一、电力智慧供应链内涵
        电力智慧供应链以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智慧业务链为基础。通过提高物资专业运营能力,以内外高效协同为支撑,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以智慧运营为核心,提高电力智慧供应链全过程数据挖掘和价值创造能力,更好地为电力公司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在智慧供应链建设上,需将业务操作和管理智能化、智慧化,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通过全景展示、过程管控、感知设备、智能抓手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自动抓取、分析和应用,为物资管理提供分析决策支持。而电力智慧供应链的技术基础,则依赖于当前信息领域流行的“云、物、移、大、智”技术,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云计算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深度应用。它改变了当前的计算模式,开创了计算共享、存储共享的崭新技术领域,为电力智慧供应链的计算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物联网实现物体的状态获取和执行操作,是感知、传输、处理等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通过电力智慧供应链的态势感知,并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智慧供应链所需数据的快速采集和控制操作。电力智慧供应链数据形式复杂,具有量大、种类多、发展速度快、价值复杂4个维度的大数据特征。借助于大数据处理技术,有助于实现电力智慧供应链复杂数据的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针对电力智慧供应链提质增效的决策目标,建立精益化的供应链模型,将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学习和运算,得到最优的决策结果,指导电力企业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二、当前电网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采购业务链存在的问题。全寿命周期质量关键技术参数分散,自动采集程度差,对采购标准制定、评选好设备提供智力支持较弱。采购计划编排由人工依靠历史经验完成,批次安排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电子标书内容数据结构化比率不高,评标工作仍较大程度地依赖于专家人工核实、评判,自动筛查比对评标因子比例不大,智能水平不够。评标专家库建设及专家抽取方案编制工作依靠历史经验,缺乏对历史大数据的应用。
        2、供应业务链存在的问题。全供应链库存信息、得不到实时掌控,资源调配能力局限,供货计划、生产供应周期、项目实际进度等信息间缺乏联动,自动预测预警、智能动态调配程度较低。供需协同多借助于线下进行,项目单位工程进度信息、供应商生产信息和物资供应计划缺少智能联动机制及手段,应对变化能力较差。物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运输配送、现场交付等环节应用不足,在线可视化程度、溯源能力不够。
        3、质控业务链存在的问题。

质量检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阶段产生的大量设备质量数据,没有实现汇集聚合,缺少对质量监督对象和内容的精准指导。供应商资质业绩、绩效评价的全量数据智能化分析能力缺乏,对科学制定分级分类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支撑能力不够。
        三、电网企业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
        1、构建物资三大智慧业务链
        (1)构建智能采购业务链。以物资采购全过程为主线,整合采购标准、计划、采购、专家管理等业务,重点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开展需求精准预测、精准安排采购计划、高效实施招标采购、全程贯通采购标准、统筹利用专家资源,实现采购时效性更强、经济性更优、合规性更高。
        (2)构建数字物流业务链。以物资供应全过程为主线,整合合同、仓储、配送、应急和废旧等业务,重点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智能开展供需精准匹配、计划滚动编制、物流全程可视、物流标准动态优化、资源全局调配等业务,实现履约过程可视化监控,拓展物资现场作业移动应用场景,综合提升数据获取能力,提高数据交互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3)构建全景质控业务链。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围绕供应商管理、质量监督业务,重点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精益编制检测计划,智能开展质量问题精准预判、检测计划精益管理、质量检测数据全程贯通、评价标准分级分类、检测资源合理布局等核心业务创新,实现质量信息评价面更广、追溯力度更大、适用性更强。
        2、打造一个智慧决策中心
        (1)统一指挥物资智慧业务链运营。在供应链全景可视、数据互联、协同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多维分析、业务预测、风险预警、定向推送、策略优化,快速响应业务变化,提高物资智慧业务链运作质量和效益。业务运作方面,实现业务链运作状态的可视化查询;内外协同方面,从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资产管理全寿命、质量评价全方位分析展示关联信息;风险管控方面,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反馈;数据质量方面,进行跨业务数据关联性分析,诊断冗余异常数据。采购方面,重点优化批次安排、评标技术评审权重、授标规则、专家抽取、采购标准优化、物料精简等策略;供应方面,重点优化合同支付比例、库存储备定额、库存补货模型、协议库存匹配、路径优化等策略;质控方面,重点优化供应商资质业绩核实、供应商绩效评价、检测资源统筹、抽检监造等策略。
        (2)高效支撑企业和电网发展。充分发挥智慧决策中心价值创造能力,全面支撑公司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研究采购供应新业务模式,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商环境和一流现代化配电网;开展设备质量全方位评价,打造本质安全电网;深入分析各业务环节时间耗用,助力企业管理转型升级。开展制造成本、产品质量、市场定位等经营活动分析,帮助企业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开展供应商大数据分析,创新产融结合服务模式,为能源行业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都为电网企业从传统供应链模式向现代供应链模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电网企业要把握好时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物资业务链、决策中心方面入手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为早日实现“建设具有卓越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越武.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0(11):40-42+4.
        [2]陈菊红,王能民,杨彤.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18(01):99-103.
        [3]李捷.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型供应链研究[J].商业时代,2019(18):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