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作业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郭鹏
[导读] 摘要:在当前社会中,电能已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6011
        摘要:在当前社会中,电能已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如今,电力行业也开始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水平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在当代社会中,人们也在积极地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但是,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作业中,却还是存在一些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管控。在本文中,就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防范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人们生活工作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只有全面强化电力各个环节管理,才能有效确保安全稳定的供电用电环境。随着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对电能依赖性的增加,对变电站运行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变电站运行维护成为当前最为主要的管理内容。变电站运行中,任意一种因素均会导致供电中断,影响用电质量。为了保证安全稳定,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管控,各电站由于管理条件不同,对各种因素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要想全面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则需要在管理上不断强化,在技术上全面创新,有效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减少安全隐患,实现供电用电良好环境。
        2 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需要一个过程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的就是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不仅需要具体的操作机制的融合或者拆除,还需要完成管理机构的精简瘦身。一方面,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必然面对着比以前的管理模式更为复杂更为专业的问题,涉及到运检、安监、调度等相关部门,必须取得各个部门的统一意见。从另一方面讲,业务管理范畴由单一的运维业务管理转变为运维、检修业务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一时之间很难达到业务管理的协调性,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很难进行较好的思想指导和命令传达,对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而言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这是一个企业必须要完成的首要工作。
        2.2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过低
        由于运维和检修业务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两者之间就好像是知识与实践的矛盾。工作人员既需要掌握变电运维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检修专业知识,这需要加强实施变电运维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促进两个专业的融合。变电运维和检修虽说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在实际的操作方面却有根本性的不同,变电运维人员在倒闸操作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操作程序,但欠缺对设备各部件的认知以及故障处理能力。我们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以知识指导实践,又让实践反过来丰富认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才能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效率。
        2.3现场作业中的风险较大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实施过渡阶段,由于工作量的增加,运维人员不仅要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将现场的带电设备与检修设备隔离,还要在倒闸操作完后继续开展检修作业,可能存在作业准备不充分、未按标准程序进行倒闸操作、出现误操作、现场安全措施未完善就开始作业等一系列问题。作业结束后的验收环节,可能还存在未按要求验收、未发现设备状态不正确、现场遗留隐患造成设备带缺陷运行等问题。这都需要管理部门分析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作业人员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从作业计划、准备、实施、结束等流程提出风险管控措施,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


        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的应对措施
        3.1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
        为提高运维人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电力企业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并且,应保障培训内容涉及到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如变电设备的整体构造、相关专业模拟训练等,提高运维工作的知识水平与技能。在这一培训过程中,可针对性的进行技能培训。在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因不同作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由掌握不同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分工合作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针对运维一体业务制作培训课件,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方案,落实进度和责任人。并结合日常工作开展运维一体化的“实战培训”,构建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不仅仅是提高员工的技能与理论知识,更是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责任心、培养员工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等,以此提高员工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在培训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培训,为运维人员打牢基础,结合实际,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现场技能水平。
        3.2科学设计作业方案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的设备运维工作比传统的运行维护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所以也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为了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操作的安全性,需要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根据所有相关人员的专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安排运行维护的顺序,使作业人员之间互补互帮,提高工作效率。
        3.3注意作业安全
        安全是最重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宣传,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观念。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管理中,要以安全作业为前提,建立科学、适合、统一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加强变电站的综合监督管理,将监督管理系统不断完善,进行标准化的统一,安排专门的人员监督管理设备工作区域的作业人员。在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时,针对即将要面临的风险,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的排查评估,务必保证全面、细致。风险高发地点要重点排查,并构建风险发生数据库,详细记录好所有的风险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原因等,对这些高发风险地点进行防范,最大限度地保证变电运維一体化作业的安全性。
        3.4落实责任
        针对变电站的检修、变电站的运维两项业务,变电部门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将人员划分成两个团队,一个主要负责相关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另一个团队主要负责设备巡检和值班,然后再将责任具体到每一名操作人员,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提高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5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如果未及时解决风险问题将会使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果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情况,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的管控力度,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管理效果,电力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减少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人为错误的概率。与此同时,需要做好责任分配工作,电力企业负责人需要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风险问题的特点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明确,使每类人员均能清楚地知道自身工作,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对自身工作进行落实,可以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发现,进而减少风险问题出现的概率和带来的影响。此外,对已经出现风险问题的位置管理人员需要着重进行管控,实时掌握其运行情况,避免其再次出现风险问题,从而为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
        4 结束语
        电网建设规模和覆盖面积的逐渐增加,对变电运行、维护模式等规定提出更多的要求。对此,以电网运行现状为前提,做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的评估、预控,是保证变电运维有序作业的关键。若要将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落实于根本,则应对作业风险加以科学管控,辅之针对性的消缺处理,为电网企业的发展迎来更好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执中,蔡得志.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7(S2):209.
        [2]王文海.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的监督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7(14):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