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站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我国国内的果树种植行业有着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果树病虫害也随之加重,病虫繁殖速率加快,其种类经过多次异变,已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使得果树在种植和生长的过程中频繁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果树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对果树使用化学药剂,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达到理想的杀虫效果,但是长久使用下来会对果树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目前,我国的果农在管理果树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农药,且使用方式普遍不符合相关标准,对其经济效益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科学防治果树病虫害,助力果农增产增收,为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蚜虫防治策略
首先需要加强果树检疫,制定严格的检疫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及个人收购、销售和携带蚜虫果木制品。对患有蚜虫的果木及时清理并烧毁,砍伐垂死果树,有效控制病原扩散。在患有蚜虫的林木周边设置隔离带,切断蚜虫传播途径。在每年10月对患有蚜虫的果树表面喷洒杀螟果乳剂,将藏身于果树中的蚜虫幼虫杀死。
1.2星天牛防治策略
星天牛防治策略主要有3种。第1种方法是通过诱捕器诱杀星天牛,将诱捕器设置在林内空气流通处,每隔150m设置一架诱捕器,同时每隔3d观察1次诱捕器,并将诱捕器内部的集虫器清理干净,每隔7d更换1次引诱剂。第2种方法是及时清理感染星天牛的树木,遏制星天牛繁殖。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改变森林林木结构,将果树林定向培养成混交果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自控能力。第3种方法是通过药剂防治消杀果树树干和树冠部位的星天牛。
1.3生物防治
为害虫天敌创造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通过保护自然界中天敌的方式实施生物防治。例如,利用大红瓢虫控制柑橘吹绵蚧,利用赤眼蜂控制苹果树上的卷叶虫。也可将人工饲养的天敌放在果园中,可以有效清除病虫害。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广谱性杀虫剂的使用,在天敌繁殖期尽量不使用化学药品。通过保护天敌,构建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确保果树良好生长。
1.4物理防治
利用光、电、热、辐射能、机械等对害虫进行诱杀、捕杀,或扰乱正常的生命活动使其生存、繁殖受阻。例如在树盘周围覆盖薄膜阻碍越冬害虫出土,利用灯光、黄板诱杀病虫,对果实进行套袋阻碍蛀果害虫危害果实等。3)化学防治。走出农药使用的误区,科学用药,保证果品安全。
1.5化学防治
11月以后树叶开始脱落,大部分果树进入休眠期,树木上的病菌也基本停止蔓延,各类虫害活动停止,进入越冬期。此时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对减轻次年病虫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在病害防治时可适当采用杀菌剂。以苹果树病害为例,对于苹果锈病,可采用多硫化钡、石硫合剂等进行防治;对于苹果白粉病,可采用40%福星、50%硫悬浮剂、15%粉锈宁等进行防治;针对苹果霉心病,可在发芽之前使用40%福星5000~6000倍液或15%粉锈宁1200倍液对树冠进行喷涂防治;针对苹果炭疽病,可在收获前30d喷涂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防治。化学防治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注意农药残留问题,宜选择低残留和低毒性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残留和致癌的化学农药。二是掌握正确的化学药剂使用方法,把握用药时间,对症下药,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浓度,尽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运用科学的喷药技术。传统的喷药方法容易喷洒不均匀,致使药物效果不明显,现阶段的静电喷雾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以往方法的不足,有利于节约成本。
2加强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2.1 重视宣传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
相关人员在管理果园的过程中,要重视采用生物、物理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来清除害虫和病害,避免由于农药施放过多而对果园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产生。所谓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指的是通过害虫的天敌,例如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来诱惑和杀死果树中的病菌。合理的使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缓解农药为果园带来的污染情况,为果园种植企业减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成本,并且不会对果园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人体以及附近的家畜影响作用较为微弱,与此同时,果园内的病菌对药物的抵抗能力也会有所减弱。在果园中放入一定数量的病虫天敌,并对这些天敌的繁殖数量加以合理的掌控,防止出现意外灾害,从而达到防治病虫的作用。所谓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指的是利用光照、干湿程度调节等一些看似简易的物理方法,对病虫害加以扼杀。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有果实套袋、高温杀菌等。比较常见的包含水果套袋、高温处理等。虽然使用这种方式难以将病菌完全杀死,效率较为低下且所耗费的人力较大,但是在没有制定出有效的防治策略之前,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良好的应急效应。
2.2 准确诊断,科学防治
有效防治病虫害的首要条件便是准确诊断,果农要在依靠种植经验的同时,根据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侵染部位、症状特征、传播途径等进行准确诊断,在诊断无误后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目前,不少果树专家致力于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知识库的构建工作,肥城桃、设施杏、设施桃等的知识库构建工作现已完成。相信随着知识库的不断充实完善和信息共享力度的加大,果农对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会更加科学。
2.3 重视新型农药的研发
对新型农药进行研制是当前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式之一,也符合当前我国所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有着显著的提升,社会各界对无残留农药的关注度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当前,已然研究和制作出了一些可以对环境有益的新型农药,例如咪蚜胺,这种农药对果树没有毒性渗透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杀死害虫,当前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会有更多的新型农药被研制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果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通过采取数据传播和网络推广的方式,重视云推广技术的使用以及互联网媒体等渠道,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传播效率 。进一步加强果园管理,掌握果树生长习性、主要病害信息,综合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改善果树生长环境, 提高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果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中伏.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果树医院,2014(6):32-34.
[2]康玲,郝红梅,杨振英等.苹果轮纹病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9):188-191.
[3]陈宇飞,文景芝,李立军.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693-699.
[4]许庆久.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的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广东科技,2014(22):146-147.
[5]杨林,杨昆,高老芬.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2增刊:193-195.
[6]张艳柏.秋冬季节防果树病虫害[J].现代农业,2011,2(69):40.
[7]李东鸿,赵正阳,赵慧燕等.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13-115.
[8]杜永部.果树病虫害的生物防治[J].园艺学报,四川农业科技,2005,26(6):73-77.
[9]王衍安,李明,王丽辉等.果树病虫害诊断和防治专家系统知识库的构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3):47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