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建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运行在稳中有进态势下得以发展,并进一步开展了各项生产活动,各行各业也享受到国家颁布的针对不同行业的利好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建设得以迅速发展。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活动之中,建设施工技术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于建筑工程开展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之中,对于建筑方案最终落地交付具有关键影响因素。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分析
引言
随着现代房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建项目建设在技术性及系统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显了房建项目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及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为保障房建项目建设实现高效、优质的发展,从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手段两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1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提高了施工技术和现场的施工管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建筑整体的效率和房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工人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进程能够按照之前的施工方案进行,并且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施工的效率,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让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能够实现有效的融合。从安全的方面,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日后居住者的安全也能够得到保证,从建筑企业的角度来讲,通过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技术和建筑质量,可以帮助建筑企业自身赢得良好的口碑,为日后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优势,以此来保证企业自身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2建筑施工技术
2.1地基施工技术
不论哪一类型的工程项目,地基结构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内容,并且还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总体品质。通常状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工阶段中,都可能会因为施工场地环境差,而妨碍到照常开工。因此,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展之前,建筑企业一定要委派专人对工程场地进行调研,而后参照最终的调研结果,选用最适宜的地基施工技术。譬如,倘若工程项目为软土地基结构,那么在施工中,场地工人务必要选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参照场地勘测结果、搜集的数据资料,对软土地基结构做出换填处理以及加固处理,以此增强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固能力,为保障建设物的品质做好铺垫。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比较广泛,且贯穿于整个施工环节中的一项技术,对该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掌握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温度,需要控制好入膜倾倒的高度,浇筑的间隔时间不能过长,出现裂缝等各种问题。在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振捣操作,要遵循相应的振捣顺序,保障施工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泥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出现了水化热现象,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地上升,当浇筑结束后,温度会下降,前后的温差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混凝土开裂。当然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的环境温度,避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如果现场温度过高,需要及时停止浇筑。
2.3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负责建筑工程的承载与构造环节;是混凝土的最佳拍档;是施工环节的重要原材料,起着支柱性的支撑作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建筑工程,所采用的钢筋材料要求也有所不同。施工团队要严格依据建筑工程实施规划方案中的基本要求、勘察施工开展的场地的现实条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最优化选择让对应的钢筋材料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要求;减少不必要损耗的同时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有效落实保证材料成分、规格大小的合格钢筋以适应于建筑工程开展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另外,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认真进行材料的准备与检查工作,避免钢筋材料因为质量不合格而蒙混过关参与到建设过程之中,对接下来的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也给施工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少的麻烦,导致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安全。
3现场施工管理
3.1合理控制材料、设备使用环节
(1)严格材料及设备的采购质量管理,保证采购的材料及设备符合质量及成本控制要求。(2)完善材料及设备的进场检查制度,针对每批入场的材料及设备都做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预进场的材料及设备的资料齐全,且性能参数及尺寸规格等都满足施工要求;并认真清点材料及设备的数量,做好记录并入库。(3)完善库房管理,保证入库的材料及设备都能按要求进行摆放,且规范领用及回收等材料及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
3.2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长期又具有综合性的管理过程,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关节环节的管理工作。制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开展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应先进一步完善专项方案,落实好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规章制度和责任制,提前做好奖罚工作,要充分的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施工现场的建筑施工能够正常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应该进一步做好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规章制度监督考核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督小组,可以实时对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保证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自觉遵守施工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有助于规范施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3.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管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和施工单位沟通联系,了解本次工程所需要的施工工艺,进行技术交底,掌握主要的施工流程。拥有了完善的工程资料之后,分析施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的注意事项,掌握施工要点。例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常应用到的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浇筑技术、钢结构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等,混凝土浇筑技术需要注意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速度和温度,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全面的管理计划,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各类影响因素,施工结束后,派遣专门人员进行养护工作,根据当时的气温变化,做好温度控制工作,保障施工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场施工阶段中,唯有建筑企业认识到更新施工技术、做好施工场地管理工作的关键性,才可以规范施工作业行为,进而降低各类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确保施工品质、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展速度达到工程设计标准,保障场地工人的安全性,如此才能促使建筑企业的竞争地位、市场形象、资金收益得到明显提升,促使建筑企业得到永续的发展。基于此,上文内容中着重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施工场地管理工作做出了翔实的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借鉴。
参考文献
[1]华永辉.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核心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266-267+270.
[2]张岭如,剧孟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61-62.
[3]朱保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70-171.
[4]李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6):152-153.
[5]屈艳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浅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