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刘新超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刘新超
[导读]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业的施工技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施工技术的质量对工程最终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业的施工技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施工技术的质量对工程最终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其与建筑质量、建筑整体结构以及建筑混凝土施工效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土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混凝土土工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不同的建筑构造其混凝土施工方式和要求各有不同,而本文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例介绍混凝土土工施工技术,为了达到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国家标准,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可塑性等方面优势,必须针对不同的施工内容进行必要的施工管理,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浇筑混凝土期间,由于施工面积较大,需要辅助钢筋与模板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美观性。虽然钢筋与模板能够辅助混凝土定型,但是所需要的混凝土与钢筋数量较多,浇筑的工作量极大。若施工人员浇筑混凝土期间,未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出现大量缺陷,这些缺陷虽然短期内不会显现出来,但时间一长,这些缺陷与隐患会影响建筑的质量。此外,浇筑混凝土期间,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混凝土的承重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施工所需要的空间。因此,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结构的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在确定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与设备等,才能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露筋问题
        在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露筋是一项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该问题的发生会导致钢筋裸露在混凝土外面,造成钢筋内部空洞现象的产生,降低混凝土钢筋结构的荷载能力,从而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施工人员由于在施工中操作不够规范合理,致使在钢筋、水泥铸造阶段未能够完全密闭包裹好主筋,混凝土表面保护层厚度设备未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施工设置,也会引发混凝土空洞问题的发生。
        2. 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当建筑工程出现裂缝问题将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质发生不利变化,不同程度影响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问题与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运用规范与否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的外界温度控制作业中,如果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气温显著低于内部气温,则会导致温度应力情况的出现,促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会产生大大小小的裂缝。
        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技术
        1. 材料的混合拌制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施工材料,而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而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及设计文件,按照相应的配比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混合。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置出现偏差,无疑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是影响后期的工程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制作出质量过关,最合适工程的混凝土,就需要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反复检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才可进行后期的工作。


        2. 钢筋工程
        首先检查钢筋等辅材的质量合格证书,并对各批次的材料进行抽检,在确认钢筋的外观和内在性能都合格,并且各类证书、报告齐全的情况下可按设计图纸中的尺寸、规格、形状等要求进行加工制作,待加工厂统一制作完成后按批次对应施工进度和施工组织计划运输到现场,由专人接收确认后安排到指定位置妥善存放,之后还要进行防锈、防潮处理,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3. 保养技术的应用状况
        保养养护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部分施工作业环节尤其是混凝土施工环节是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环节后,混凝土就开始步入凝固阶段,这个阶段的混凝度自身的强度会不断增加,相关人员必须掌握混凝土凝固环节的相关知识,及时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为其增加水分,进而保障其能够正常凝固,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要细致地观察混凝土凝固的发展状态和阶段性变化,并进行适当地洒水,进而保障混凝土施工的结构质量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标准。
        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1.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查表格,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此期间,施工企业需要在质量管理制度中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制度中的奖惩制度,规范员工的操作。对工程施工期间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一些违规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来警示员工按照规定操作施工,不可单单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这样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在质量管理制度中,设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程施工期间的每一个环节,施工人员的操作都符合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控制
        各道施工工序会使用大大小小的各种器具,需根据不同的施工种类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要求设备的型号、规格、运行功率等参数必须符合施工需求,确保模板和钢筋加工、浇筑等环节的设备与工程施工方案相符;其次加强对设备的检修管理,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更换无法正常使用的零构件,保证设备正常、高效的运行状态;严格选聘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人员,考核设备操作人员的实操技能水平,对于大型机械设备必须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能够正确使用设备,有效处理设备突发问题,确保施工能顺利、安全进行。
        3. 严格控制温度条件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以及温度的变化对其质量上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施工方式,进而保障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一般来说,在夏季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该将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严格控制在25℃以内;当处于冬季时,混凝土在入模使得温度也不能低于10℃,以免出现因温差问题导致混凝土浇筑面出现严重的裂缝。其次,除了上述条件外,在具体施工时还可以利用降低混凝土出料口温度如在相关设备前搭设凉棚、采用地下水资源进行混凝土搅拌等以及使用冷却水管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措施来有效控制混凝土自身的温度,进而达到降低温差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应用水平高低直接关乎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理,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技术与设备,从而,为建筑相关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6.
        [2]刘德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产业,2019(08):50-51.
        [3]李忠.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
        [4]刘连印.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探讨[J].河南建材,2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