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孙福泉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孙福泉
[导读] 摘要:现阶段,国内经济一直在持续发展,这促使建筑行业取得极大进步。
        青岛蓝谷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200
        摘要:现阶段,国内经济一直在持续发展,这促使建筑行业取得极大进步。伴随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土木工程有关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在科技推动之下,不断提升了工程质量以及整体水平。然而,就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与国外不少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需不断强化工程质量方面管理,对于施工技术不断进行研发以及应用,进而促使土木工程能够快速到达领先水平。在现阶段土建工程之中,混凝土具有的结构属于重要环节,并且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分析土建工程混凝土有关结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建工程混凝土的结构有关施工技术展开探究,希望能给有关部门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较,有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综合性优良、可模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故而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但在现实施工中,很多因素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这就预示着施工人员应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扎实掌握技术要点,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精细化施工,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和部分外加剂融合搅拌而成的胶凝材料,混凝土材料在含有充足水分的时候可以随意的流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塑型,对于土木工程中建筑物的浇筑和灌注等工作在操作的过程中都非常便利,避免在浇筑过程中由于被卡住而导致的建筑物不牢固。
        2.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压性
        土木工程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含量最多的材料是砂,砂的特点是不怕挤压,并且越挤压其硬度越高,越牢固。另外由于砂在进行搅拌的时候会加入一定量的水,水和砂在湿润的情况下可以塑型,并且等水分不断蒸发,干燥之后就会变得非常的坚硬牢固,一般不会出现缝隙,这也会无形中增强了其抗压性。
        3.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主要是由水和砂组成的,并且水和砂都属于不易燃烧的材料,并且水和砂还能够隔断火源,进而提升了建筑物的防火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混凝土的原材料属于比较普遍的材料,材料的成本比较低,而且对于制作、运输、存放要求较低,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的成本,这也是混凝土受欢迎的原因。
        二、土建工程混凝土有关结构现存问题
        1.混凝土的调控缺少规范性
        混凝土属于复合类型材料,主要是用水与砂石按照特定比例胶合而成的,若想对水与砂石进行合理胶合,需要对混凝土有关材料进行合理调配。而且,为确保混凝土有关材料可以达到标准,对使用需求加以满足,实际施工期间,需对混凝土有关调控不规范以及不合理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例如,进行实际调配期间,如果调配人员工作态度比较散漫,工作方式比较随意,甚至出现违规操作,必然会对混凝土实际质量以及整体强度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对之后的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2.材料制备不科学
        投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如果未在质量检查方面加以注意,就会使得施工过程流入质量不达标的建材,造成不标准、不规范的浇筑混凝土结构质量,使得潜在风险存在于混凝土结构中,导致混凝土结构与工程要求不符,给整个土建工程质量带来影响。

此外,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并未规范化、合理地使用材料及添加剂等,导致不合理配比问题形成,也会给混凝土含水量及混凝土性能等来严重影响,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与要求不符,极有可能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威胁施工人员及后期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三、土建工程混凝土的结构有关施工技术
        1.配制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生产期间,配制技术是最基础的一项技术。然而,配制质量会对混凝土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混凝土进行配制期间,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同时还需结合自身具有的工作经验展开工作。施工人员需参考工程需要对施工材料、设备加以精准配比。在对胶合剂、水泥以及砂石进行使用期间,要对数值具有的精确性进行保障,严格遵从配比流程。例如,在进行砂石配制期间,配制人员进行搅拌之前,必须要对砂石具体含量实施精准测量,这样可以对配制比例具有的精准度加以把握。
        2.浇筑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施工牵扯到墙体、基础底板及楼体结构等诸多方面,应格外注意墙体浇筑过程,所应用的混凝土成分一定要维持一致,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散热是基础底板施工阶段需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有效规避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强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指标的控制;二是联合使用其他措施强化结构的整体受力能力。另外,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贯性,应多加注意材料、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本项目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法,混凝土经由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2m,若>2m时,则务必采取有关措施方法。应结合结构特征、钢筋构件布设的疏密度进行浇筑。分层浇筑高度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值≤500mm。浇筑的柱、墙连接成整体的梁与板时,建议在柱和墙浇筑结束后暂停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而后再行浇筑。
        3.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搅拌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包含的环节有很多,其中混凝土拌和是第一个环节,在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混凝土搅拌的方式,进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现阶段,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主要是选择混凝土搅拌站进行集中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主要是选择使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机械设备,首先要确定好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其次在材料比例配置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差异性。搅拌站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搅拌主机、称量系统等,利用搅拌主机和称量系统可以随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比例进行检测,进而可以确保随时把控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会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于施工原材料的重视程度。另外,搅拌站的搅拌设备也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设备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检修和零件的更换,尽量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生产中断,进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中混凝土的质量会对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的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地深入学习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与此同时,施工技术人员要加强对于整个施工环节的重视程度,确保混凝土从搅拌、运输到使用等各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如果混凝土施工阶段出现裂缝,一定要第一时间停止混凝土的使用,并且进行及时的处理,减少因裂缝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砖瓦,2020(11):159+161.
        [2]窦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20-21.
        [3]景永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08):42+45.
        [4]张海星.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砖瓦,2020(05):175+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