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工作管理的要点 刘晨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刘晨
[导读] 摘要:铁路作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电大修段  北京市  100071
        摘要:铁路作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技术与环境的负载性,需要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管理工作力度,使得各个环节的工作可以更完善。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技术精确度,科学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提高铁路的整体的质量,提高铁路建设的效益。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引言:铁路建设具有系统性,其中铁路桥梁工程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其施工难度较其他部分而言也相对更大,选择合适的技术并加强质量控制极具必要性。实际工程项目中,应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安排具有资质的施工人员参与其中,将各工序落实到位。铁路桥梁是铁路建设领域极为关键的部分,保证其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铁道工程主要施工技术
        1.1明挖法施工技术
        在铁道施工中,基坑开挖是基础性工程,对于铁道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明挖法,指的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隧道位置的所有岩土都开挖出来,并对隧道中进行修葺,最后在利用回填的方式进行施工。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直接、操作简单、安全性强。在城市地下隧道工程前期工作中一般采用这种明挖法进行施工。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对于周围的环境影响比较大,会占用交通,出现噪音以及灰尘等污染等,对于地质条件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1.2盾构法
        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盾构机进行施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谨慎,保证基坑周围的岩石不会出现坍塌。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开挖完成后还要立即进行注浆工作,使得围岩不会造成侵扰,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也比较广泛。
        1.3就地浇筑法
        铁路桥梁建设中,就地浇筑法取得广泛的应用,在指定桥位搭建支架并在该处浇筑形成稳定的结构,若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则可将预先搭建的模板与支架拆除[1]。此方法的特点在于无需规划预制现场,且大型设备的使用量偏少,成桥后结构完整性优良。但局限之处在于效率偏低、施工周期较长且现场不可控因素多,以预应力混凝土梁为例,其在施工中伴随明显的徐变和收缩现象,进而造成预应力损失,并且成本投入较高。
        1.4暗挖法
        施工技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工。这种方法一般在隧道、铁路、公路等施工中应用比较多,还在一些无法使用明挖法的情况下进行。暗挖法的优势在于不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在作业过程中效率也不如明挖法快,如果技术不能达标还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
        1.5沉井法施工技术
        沉井法也叫做沉箱凿井法,在一些特殊地质情况下使用。如在具有不稳定性含水地层中进行竖井建设的时候可以采用沉井法。在掘进过程中可以先制作部分井筒位置,用位于井筒下放的刃角,结合井筒自重进行下沉,从而进行井筒中岩石的开挖。这种方法不用借助外部辅助工具、挖土量比较少、占地面积比较少、造价低等,操作也非常简单,在底下工业厂房建设、桥梁墩台修剪、污水泵站以及地下仓库修建等方面应用比较多。沉井法的工序比价复杂、工期较长,而且在井筒下降过程中的速度和倾斜程度的控制也比较难,这是其应用存在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沉井法在地下100m左右施工具有较好的效果。
        2铁道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2.1铁道工程前期施工技术管理
        铁道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将铁道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中,为铁道工程技术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在工程前期,要对工程的资源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保证项目的利益,还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要降低施工尽可能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影响。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要协调各个方面,加强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工程开始前要对铁路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进行概预算。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存在更换材料、返工等问题,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也会导致工程的延误,使得投资不断超支。而通过提升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在施工前期进行充分的预演和论证,通过整合资料,降低返工次数,也降低突发状况发生的次数,保证工程都可以按照施工方案顺利进行。
        2.2铁道工程材料的管理
        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应以施工需求为准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全面考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其提供的材料均要出具质检报告等相关质量合格证明资料,材料进场时检验各批次的情况。由于行业的持续发展,一系列新材料相继面市,铁路桥梁工程中在选用此类材料时更要加强质量检验。
        2.3勘测技术与优化设计
        勘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工程人员更为全面地掌握施工情况,以此为依据形成科学的设计方案。铁路桥梁建设工作中,则要综合勘测结果、质量要求、现场作业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编制施工方案并对其加以优化,确保方案的可行性。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设计方案的优化还能够为施工作业提供支持,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以免发生工程事故。在现代化工程项目中,所建设的铁路桥梁除了要满足质量要求外,还需具有美观性。
        2.4铁道工程后期验收工作
        施工技术管理为了更好的完善铁路工程,加强技术管理,需要对企业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不断完善。对已经完工的项目进行调研,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并与要求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各个细节进行整理汇总,使其可以作为重要的资料,对后期的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在工程开始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在每个施工环节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施工环境,要把握好施工进度,防止施工进度的延迟。还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情况,造成工程的拖延,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工期受到影响。这些出现的问题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对于后期的工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得工程进行过程中可以预防和避免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在铁路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工程完工后进行汇总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突破先进的技术,提升铁路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2.5防风沙措施。
        风沙易损伤铁路路基,需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具体要以风沙的性质为立足点,选择相适应的防护方法。对于通过粉砂填筑而成的边坡,在防护时可设置土工网,利用该装置阻止风沙所带来的侵蚀现象。对于含水量>2%的风沙区,可通过土工网和种植植物的双重手段实现防护。路基两侧防护时,较适宜的是固沙和阻沙的方式。防风沙的可选措施较多,无论是土工网还是设置沙障等,其都要与旱地生灌木林相结合,从而构成完整的防风沙体系,全面维持铁路路基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建设规模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扩大,但在施工期间相继出现各类问题,例如路基失稳等,严重影响铁路线路的整体通行服务水平。为给铁路全线运行营造安全的环境,必须做好路基建设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此推动铁路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松.铁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探讨[J].智能城市,2020,6(10):213-214.
        [2]罗启杰.浅谈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工作管理的要点[J].居舍,2019(36):149.
        [3]林鑫鑫.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66(15):119-120.
        [4]陈亚东.铁路桥梁深基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J].消费导刊,2020(4):63.
        [5]周宪礼.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9):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