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研究 孙钦军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孙钦军1 仝肖言2
[导读]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在加快。
        1.天津爱情置业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0;2.大厂华夏幸福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河北大厂  065300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在加快。我国在建筑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不断增多,这就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地提高相关人员对安全性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确保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引言
        建筑结构设计是以建筑结构为对象,对其进行合理化设计的工作,可分为内部和外部的设计,其设计阶段大致可分为设计、结构计算、施工图设计这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阶段,缺一不可。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须遵循层次性、美观性等原则,设计人员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建筑结构设计是开展建筑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筑质量、施工工期的重要保证,对建筑成本的把控,建筑自身的实用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基本概念
        安全性是指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对外部作用力或突发状况的承载负荷能力。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充足且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灵活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建筑结构受力计算,保证建筑形体与构件设置的合理性。正是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要求较高,设计人员就需根据建筑功能特征、空间划分特征与荷载分布特征等关键要素,明确结构形式与构件配置形式,进而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此外,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等多方面要素。同时全面考量区域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建筑材料使用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参与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及职业素质,对于建筑结构的整体属性要能够全面的掌握,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部分。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仅仅只注重了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忽视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这就为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建筑物发生意外事故,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力杜绝这些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并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设计标准,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偷工减料或选择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风险。
        2.2抗震性能不足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的国家,因此对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较高,但不少建筑,对抗震性能要求予以忽视,使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与相关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一旦发生地震,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须严格按照政府颁发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否则将会为建筑使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2.3建筑结构的设计规划周期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来说,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这就会导致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目前许多的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许多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参考大量的设计内容进行规划设计,这就导致整体建筑工程的涉及时间较长,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工期被延长。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建筑企业中是视觉感受忽略了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设计缺陷问题,这就导致很多的建筑结构不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如果继续施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会影响到后续建筑使用的安全质量。


        3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3.1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建筑结构材料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点。对此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相关工作单位必须要结合工程的整体精神状况,需要针对不同的结构设计环节选择相应的建筑材料来可以使用,有效保证建筑生材料符合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严格遵守工程的施工规范,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除此之外,相关工作单位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信誉度较高并且生产规模较大的材料供应厂商来进行合作,保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标准,将基础材料质量进行充分的把控,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3.2结构设计模式创新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使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对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在不断丰富自身设计经验的同时,对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使特殊结构的需求得以满足,尤其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跨度建筑结构以及超高建筑结构等。另外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得到有效辅助,有利于设计安全性、科学性的提高。
        3.3加强对于建筑结构体系整体合理性的重视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在设计建筑结构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应用目前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对于建筑结构的承重设计与抗震设计,需要根据建筑施工材料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结构图平面的方案设计,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建筑建筑结构各方面各角度都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如果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发现土质地貌结构存在一些特殊问题,需要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来设计合适的结构,例如一些潮湿塌陷的场地,需要加强对于地基的处理,来确保建筑结构整体的防震性能
        3.4增强安全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设计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且抱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过硬的职业素养。设计人员要对自身的工作认真负责,对每一个构件都需做到精益求精,与施工方、监理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总结经验教训,进而为日后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另外,设计人员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转变思想观念,客观认知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性,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再者,建筑企业应加强设计人员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先进的理念、工艺和技术,并将其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贯彻落实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对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可能地避免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确保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事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文.研究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4):94-95.
        [2]万仁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居舍,2019(34):127,135.
        [3]冉凯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9(3):6-7.
        [4]王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2):63-64.
        [1]李军恒.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