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7010219890102XXXX;2.身份证号码:37010419940608XXXX;3.身份证号码:37011219890507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渐增速,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出现了严格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的项目数量与规模出现了显著的扩张行为,管理人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活动局面。因此,相关团队应当针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应用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建设目标。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现状,然后阐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研究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引言
建筑行业竞争逐步激烈,施工企业若要在该环境中发展壮大,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实现该目标,可将施工阶段作为突破口,做好施工期间的造价控制工作,强化对各环节的成本控制,达到保质增效的效果,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具有系统性,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发展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投资总量主要源自决策和设计2个阶段,相较之下施工阶段的投资作用较为微弱。但从建筑工程全周期来看,施工阶段所需资金占据较大比重,对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方面的需求较大,加之施工期间各类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极容易出现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对此,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阶段对工程投资造成的不良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合同严密性不足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控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程合同存在漏洞的情况。这种问题会严重损害合同的严密性,不利于工程造价的进一步控制。由于工程合同属于项目运行的基础,如果其内容存在着漏洞或错误,便会导致施工过程的执行依据受到损害,不利于工程造价的进行,严重影响施工建设的流程。因此,工程合同的严密与否对于施工造价控制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意义。
2.2施工设计流程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经常会出现设计流程不合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整体施工的效果与执行策略会出现混乱的问题,导致建设成本出现大幅上涨,不利于工程的进一步展开。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工程进度正常推进,并保证基础建设质量与安全性,降低所需的成本投入,实现经济效益提高的目标。然而,大量施工单位在进行组织安排的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现象,严重降低了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施工队伍可能会遇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进而降低建设效率,导致项目成本大幅上升,不利于造价管理工作的展开。
2.3工程变动频繁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经常会出现工程频繁变更问题。这主要是设计规划期间由于步骤的前后顺序发生变动或删减,导致项目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动,以达到符合施工现状的效果。如果工程前期考察不到位,或图纸审查效果不佳便会导致设计发生变动,严重降低整体施工效率。同时,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效率的目标,对设计方案进行编造,导致施工开展困难,降低了整体工程造价的管控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熟悉相关政策文件
在遵循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相关工作都依据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文件和国家文件,如人工薪资、材料市价等方面的政策性调整文件等。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看,“营改增”的实行促使税金税率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工程造价控制人员应熟知相关文件,根据具体规定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3.2加强管理体系健全性
为了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管理效果,相关人员和团队应当针对应用体系进行革新,使其能够达到完善化、科学化的效果。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施工模式,对成本进行精细化控制,使施工队伍能够了解相应的建设目标,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还应当重视造价控制工作,尽可能提升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工程造价人员应当对成本的控制体系进行完善,使其能够实现良好的应用目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责任进行分配,达到良好的落实效果。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奖惩措施,激发相关部门与团队的积极性,实现提升工作效率、增强经济效益的目标。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投入,进一步强化整体经济效益,提高成本管理效果。
3.3深入管控工程合同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合同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只有针对合同进行深入分析与管控,保证其合理性符合工程需要,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成本管理效果。在进行合同拟定以及执行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全程参与,并针对技术细节进行研究,确保其符合现实条件,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意外问题,导致成本上升。同时,还应当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施工所需材料的采购条件以及相关情况,实现良好的数据研究目标,降低材料出现问题的概率,提升造价管理效果。
3.4以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第一,甲乙双方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合同的内容应当明确划分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有效地加强合同的法律效应。另外,签订合约时,甲乙双方应当明确合同的具体内容条款以及合同文本的具体界限,有效地规避合同纠纷的风险发生,降低施工索赔以及工程费用减少事件的发生概率。第二,应当控制好合同的变更。对于施工合同的备案审查,应当做到严格细致,认真审查合同的相关内容,在招投标的具体过程当中,应该使要约和承诺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要约和承诺内容任意变更的情况。在合同推进实施的过程当中,应当有效建立合同履行跟踪检查制度,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3.5加强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材料费所占的比例能够达到60%左右,是主要支出,因此材料的价格以及用量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材料的采购环节应当得到重视,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并落实责任到个人。在进行材料采购之前,不仅要对各个材料以及设备的投标报价和具体用量进行分析,还要根据市场价格的走向,综合对比各家材料的价格和质量。针对大型的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可通过供应商进行招标工作。在材料采购之后,加强审查工作,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材料和设备,应当拒绝签收。当项目进行到施工阶段时,管理部门应当对施工用量的消耗定额进行合理化安排,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全过程的工作,其中,施工阶段作为大量资金、人员、材料设备投入使用的时期,如何保证各种费用支出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所在。基于动态控制理论,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定期检查相关费用使用情况,对比实际造价与计划造价,由此明确是否存在造价超标的情况,若是两者偏差较大,必须及时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此制定相应的纠偏措施,或是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切实保证项目完工后达成既定的造价目标,获得应有的项目效益。
参考文献:
[1]孙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2]张瑜.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C]//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2018.
[3]潘文霞.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17,43(2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