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小城镇作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在相关的道路交通的体系规划和发展上不仅会影响到整体的城镇化的进程,也会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持续推进。与大型的城市地区相比较,小城镇的整体规模是比较小的,但是其在我国的数量却是非常多的,因此,小城镇的道路交通规划问题的实际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需要相关规划设计人员从小镇发展的战略层面出发,对小城镇的道路交通的设计关键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此,本篇文章从关于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思考关键分析入手偶,针对几个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思考关键
一、关于路网规划目标
有关道路交通规划的目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全面性等诸多特点,其主要会涉及到优化实际布局、城市的运转效能、交通服务的质量、对于环境的影响、用地开发制约、经济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交通结构、出行耗时、城市的风貌、相关基础设置的布置、防灾避难的设置、日照和通风等等[1]。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且合理的进行城市中相关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不断优化城市在用地上的布局,以提升城市整体的运转效能,并为社会民众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实际运输环境和运输需求。2、满足小城镇土地使用对于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小城镇在道路交通上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2]。3、小城镇的客运交通要按照实际的的发展规律并充分结合小城镇的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做到有效的发展道路交通中的公共交通,进而组成一个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之间优势互补的多样化的客运网络,以有效减少城镇市民在实际出行上的耗时。4、城市的道路系统在实际规划上也要满足客车和货车及人流上的实际安全性和畅通性;在有效反应城市整体面貌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为地上和地下的相关管道工程与其他的市政公用设置提供必要的空间,以有效满足城市在避难上和日照及通风上的实际需求[3]。具体形式参照图1。
二、关于路网密度
在小城镇的道路交通规划的思考中,也要意识到有关路网密度上的因素,并参照相关指标,如表1。其中指出,各类别的城市在道路网的密度要求上要符合相关规定,在一些例如快速路和干路及支路的路网密度上,整体要呈现金字塔的形状去分布,相关规划设计人员要重视对路网的规划,其在支路的设计上要有效满足公共交通线路在实际形式上的相关需求[4]。除此之外,对于土地开发的实际容积率和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输能力与道路网之间的通行能力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等事项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将整体容积率比较高的土地和支路网密度比较高的道路密度之间相匹配。
.png)
图1路网体系
表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所规定了道路密度建议指标(km/km2)
.png)
图2交叉口间距分析
三、关于路网形式与布局
在实际进行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思考的时候,也要注意在道路网上的形式和布局,并重点根据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客货交通源头地点和集散点的分布、整体交通的流量和走线等,充分结合小城镇的地形、地物和河流上的走线及铁路上的布局及原有的道路布置方式等等,采取因地制宜的设计方式和规划方式[5]。建议在路网密度的规划上,要按照中心区域密度比较大、边缘区域密度比较小的特点、土地的容积率比较高、路网的密度就比较大的特点。在小城镇的中心区的建筑容积率达到8左右的时候,其支路上的路网闭幕要设置为12km到16km/km2;一般的商业区域比较集中的地区的支路网密度最佳为10km到12km/km2[6]。建议次干路和支路网要规划为1:2到1:4的长方格子,且要沿着交通的主要流动方向向着应该加大交叉口的实际间距,如图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项相关研究和相关的路网规划的范例均表明,在小城镇的道路交通规划中有关路网的布局、路网的密度和路网的规划目标等是有着一定的先见性和科学性的,也强调了交通规划在路网的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更强调了要因地制宜的规划小城镇的道路交通。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这些内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小城镇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交通方面的问题和路网规划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和交通规划的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和土地的实际利用机制、土地的利用模式、交通的管理方式等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小城镇交通规划,是需要相关规划人员针对小城镇在交通上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路网规划和路网编制的,并根据交通流和路网的节点处理好相关的交通上的节点,这同时也是做好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关键环节。相关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的不仅仅是在实际规划中符合相关的规范和建议,还要使得相关规划能够更好的符合相关指标和实际要求,并保证规划的每个环节上的客观性、科学性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田立群,薛扬,李雪,薛素萍,郎鹏,李杨.中小城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策略构建[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02):81-84+90.
[2]巩万里,朱旭.关于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思考关键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3):123-124+127.
[3]刘天竹.环境提升目标下的小城镇道路交通整治策略研究——以海宁市小城镇规划实践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17.
[4]童令泽.小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标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16): 170-171.
[5]王梦宇,史斌.慢行系统理论下旅游型小城镇道路交通问题的研究——以绵阳市青莲镇为例[J].居业,2016(10):46-47.
[6]江新凯,杨晓光.小城镇交通系统特征分析及其在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32(01):10-15.
作者简介
刘严哲,(1985.12-)男,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