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2300
摘要:文章结合具体地铁工程案例,针对其近些年浮置板道床发生隆起、沉降状况,从多个方面解读造成该种道床隆起的具体成因与处理方法,发现引起道床隆起的原因较多,比如浮置板道床基层与仰拱填充层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在空腔内地下水形成压力等。为抑制道床面继续隆起过程形成抑制作用,可以应用钻孔防水减压、在空腔内注入浆液、锚拉道床及衬砌与基岩等办法进行整治,取得的整治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关键词:地铁区间;浮置板道床;隆起原因;整治措施
引言
近些年中,为满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轨道交通系统持续完善,地铁建设里程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广大市民出行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但是既往有资料记载,部分地铁项目投用后,时常会发生道床隆起情况,不利于列车的平稳运营。造成地铁区间浮置板道床发生隆起的原因较多,比如仰拱厚度不够、地下水对基底形成较大冲击力导致其软化变形;曲线区段由于列车运转时形成离心力,作用于道床导致其发生位移、隆起等问题。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道床隆起现象成因,尽早编制相应的处理方案,使地铁运营安全得到更大保障。
1、项目概况
B地铁区间是矿山法施工下形成的暗挖隧道,在2015年5月投运。参照地铁运营部门的检查结果,区间12m左右范畴轨道出现程度不一的隆起现象,隆起峰值达到了4.0㎝。经现场实地勘测后发现,浮置板构造自身完好,但肉眼能观测到浮置板与道床基层之间形成了脱空现象。2017年6~10月,刚发现该区段轨道出现了隆起、变形现象,是渐变式积累形成的,未见突变,地铁暂时按照30㎞时速运营。2018年以上轨道龙气短再次出现一定沉降。隆起区段地质剖面见图1[2]。
.png)
图1 轨道区间道床隆起段地质剖面
2、道床隆起的成因分析
2.1布设取芯孔
选择在隆起最大点位布置取芯孔,具体是在两侧轨道与道床凸台之间,左右错开,攻击设置5处。取芯深度设置成由道床顶端到隧道二次衬砌的防水层。参照钻孔取芯的先后次序,对取芯孔位进行编号(1#~5#)。
2.2钻孔取芯状况
具体操作中,3#孔发生了卡钻现象,钻孔深度达80cm以后不能继续钻进,没有钻穿防水层,由于本孔没有能依照取芯要求钻到指定部位,故而将其作为废孔处置。其他取芯孔都钻穿防水层以后暂停。检测发现,1#、2#、4#、5#孔深分别是97cm、95cm、97cm、100cm。
2.3解读道床隆起的成因
根据本次钻孔取芯结果,综合前期形成的勘测资料等,解读该轨道区间内引起道床隆起的原因[2]:
(1)由于1#取芯孔将防水板钻穿以后,涌现出十分显著的承压水,并且在钻孔结束的后几日中,轨道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尘情况。据此,可以初步认为局部区段水囊形成的水压是引起道床隆起的主因,呈现出道床和二次衬砌之间形成明显的缝隙,并且在现场内明显的观察到两层见形成脱离情况。
(2)道床基层与仰拱之间存有缝隙,部分地下水涌进道床基层与二次衬砌之间是水囊生成的原因。
3、整治措施
3.1确定加固范畴
综合钻孔、物探及观测结果,决定对YDK37+270一+285段(前后共计16m)进行整治,将隆起最高点左右分别3.0m范畴作为重点治理区。布孔方法可以做出如下阐述
(1)重点区设置锚杆孔孔距1.2m,两侧轨道中分别布设。
(2)其他其余加固区,设计锚杆孔距1.8m,每侧均布设2~3个孔。
(3)隧道支护锚杆加固深度≥1.5m,孔深以2.8m左右为宜。
3.2具体整治方法
3.2.1泄水降压
具体是将数目适量的泄压孔布设在隆起区段周边,泄压孔内径80mm,钻穿到隧道防水层之下,可以将既有的取芯钻孔作为永久泄压孔。
3.3.2注浆填充二次衬砌结构
首先,采用砼注浆取芯钻机钻到防水层后暂停操作,设计浮置板道床取芯内径100 mm,道床之下取芯内径60mm。其次,将止浆塞装设于隧道二次衬砌砼面之下5.0cm处,把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设作为固定注浆范畴。最后,经过铜管将注浆材料压进钻孔内[3]。
本工程中选用了环氧加固材料(EAA一103)作为结构加固注浆用料,材料密度0.9~1.1g/㎝³、凝胶时长24~80h,抗压强度36.2~85.6MPa,抗拉强度9.8~17.3MPa,强度变化率低于±20%。为了确保砼间的空隙填充效果符合相关要求,在具体操作时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建议在钻孔取芯完成数目达到一定量以后再行注浆操作,在对单个孔进行注浆时,其余孔可以作为泄孔、出气孔,借此方式规避注浆操作时发生道床上抬情况。注浆过程中施工方要指派专人监测、观察现场情况,规避因道床出现上抬移位或浆液串流到注浆范围之外的情况,尽早发现以上不良情况,分析成因后拟定相应的方案处理后方可进行后续施作。在处理道床基层与仰拱之间的空隙时,建议工人先采用快干水泥封堵缝隙,并且要预留下注浆孔,而后填充注浆物料,当观察到浆液缓缓扩散至中间水沟位置时再暂停注浆操作,本工程采用的无压力灌注法。
3.3.3锚杆注浆加固
本工程选用了自进式锚杆,在正式施工前,先要把前期填充注浆孔下钻到早期支护底部。钻孔结束后,配合使用手持风钻把锚杆竖直打进早期支护之下地层,插进深度≥1.5m,将浆塞安设在道床基层顶面层下方5.0㎝处,并把中空式锚杆心作为注浆管道,随后将前期准备好的水泥净浆压进锚杆孔中,而后注进环氧物料,借此方式固结锚杆和土层。
本工程中设计水泥浆的水灰比是0.6:1~1:1,充分搅拌、过筛处理后将其统一灌注至压浆管内。为规避注浆压力过大引起隧道仰拱形体发生改变,建议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1~0.3MPa之间[4]。在确认水泥注浆抵达设定的标准要求以后,灌注适量改性环氧材料,其目的是提升注浆强度,注浆压力维持0.1~0.3MPa,施工阶段参照现场检测数据有针对性的调整压力。为了确保以上操作过程中能取得良好的注浆效果,各孔均要数次注浆,在精准控制注浆压力的基础上,确保锚杆和土层、结构砼锚固稳定。注浆工序整体后,将不锈钢垫板布设在道床基层顶面,配合使用螺母固定,防控隧道仰拱结构御道床基层发生上浮情况。不锈钢垫厚度以10mm左右为宜,直径85mm,圆心位置钻出大小为φ27孔,选用的螺母要和锚杆配套。以上施工活动整体结束后,利用砼封堵浮置板上布置的取芯孔。
结束语
造成浮置板道床发生隆起情况的原因较多,施工方UI能更好结合多方面因素解读,而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本工程中采用了锚固道床基床、填充道床基层与仰拱之间的空隙、布设泄压排水孔等方法,历经8个多月的现场监测后发现,采用以上方法措施整治后的道床状态安稳,提示整治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平,罗信伟,朱文海.市域快线现浇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性能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21,41(01):142-149+205.
[2]包碧玉,徐利辉,熊义磊,等.地铁下穿复合地基高层办公楼振动响应预测及减振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20,40(06):215-221.
[3]王丙苗,罗川萍,吴屾,等.无枕式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所用铁垫板的优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11):142-145.
[4]蒋吉清,张佳斌,董北北,等.剪力铰对地铁列车-劣化浮置板轨道振动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10):2978-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