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路老旧厂房整体修补施工工程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刘斐
[导读]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拆除工程和轻钢龙骨隔墙修补工程等修复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
        上海电气集团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拆除工程和轻钢龙骨隔墙修补工程等修复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作为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工程技术,本文以工程实例为背景,详细介绍轻钢龙骨隔墙修补工程,成品岩棉夹心板修补工程在老旧厂房中的实际应用、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关键词:施工现场;拆除工程;修补工程
        一、工程概况
        “昌吉路18、28号维修及附属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昌吉路28号,东临于田路,南临昌吉路,西临上汽大众二厂,北临阜康东路。本工程老基地面积约为87983平方米,本次装修为“一般类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4341.99平方米,本次装修范围12#厂房、42#厂房、68#联合厂房、区域总体附属工程。
        表1 建筑结构形式
       
        共计3栋单体组成,最高度建筑为68#厂房楼22.0m。各楼主要的使用功能为12#厂房办公楼、42#厂房空压站房、68#联合厂房生产车间。
       
        图1 工程地理位置
        二、主要分部施工技术
        工程施工总流程为大临施工部署→零星拆除工程→内部原有轻质墙体修缮→安装→内外装饰→室外总体等步骤。
        2.1零星拆除工程
        2.1.1 拆除范围
        将内部原矿棉板吊顶拆除、内外墙面粉涮铲除、地面原破碎地砖层铲除、破损门窗拆除、老管道锈蚀严重无法利用铲除、损坏轻质隔墙拆除等。
        2.1.2 拆除的技术措施
        (1)门窗拆除施工中,应先用螺丝刀等工具将门窗扇先卸下来,再用螺丝刀和手锤等工具将门窗框卸下,门窗拆卸过程中,要一人拆卸,一人负责门窗的稳定。
        (2)拆除轻质隔墙前确认墙内电线断电、附着的管道断水。
        墙体拆除之前楼板面垫好模板,防止物体下落时楼板振动过大。 拆除墙体与其它墙体之间连接时,先用切割机切割出一条沟线,再由人工剔凿,确保拆除分界线规范,并避免拆除时其它墙体震动破坏。
        (3)饰面拆除充分了解原有结构和原装饰层的做法,摸清原有墙体内水电管线的预埋情况。封堵外门窗口,防止粉尘到处飘洒和噪音的扩散,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先将所有拆除的墙面晒水充分湿润后,再进行墙体面层的拆除工作。特别注意:润湿墙面的水不要过多,以免造成到处流水现象,导致地面湿滑带来安全隐患。
        墙面铲除的操作工人自上而下,采用扁铲、手锤、刮板等工具进行逐段拆除,铲除原构件表面的粉刷、贴面的装饰层和防水层,剔除构件松散部位,用钢丝刷将构件表面的油污、浮浆清理干净,打磨至坚实基层,并用丙酮擦洗干净。
        对不平整部位应进行打磨或修复,修复采用高标号修补砂浆。 拆除过程中,如出现墙面垂直度及表面平整度偏差较大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与设计商定方案后在进行施工,严禁过度剔凿,导致主筋外漏。
        (4)吊顶拆除,首先观察该吊顶的吊顶形式,从中先取几个点大概0.5m2,观察内部的构造情况,摸清所有组成和安装方式。
        然后就按他的安装顺序先拆表面板→在拆次龙骨→在拆主龙骨→最后拆除吊杆如遇顶部设备不稳或设备固定在龙骨上的,应先将设备固定好或先将设备拆下后再进行吊顶材料的拆除。拆除时不要用手中工具乱敲乱砸,以免碰坏设备。要求回收的材料,拆除后按指定地方对方,并分类码放。
        (5)管线拆除首先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现场仔细勘查,摸清原有管线布局,原有设备的性能和具体需要拆除的水电管线、设备等,作好书面交底记录,以便准确掌握哪些地方该拆,哪些地方不该拆,哪些地方先拆,哪些地方后拆。
        在拆除工作开始前先将设备、电气、水暖、动力等与外界联系的地方和可能影响拆除工作安全的所有接口关闭或切断,再将各种设备、 管线等接头和连接处用专业工具拆开。
        2.2轻钢龙骨隔墙修补工程
        2.2.1施工准备
        轻钢龙骨:工程使用的轻钢龙骨主要有支撑卡系列龙骨和通贯系列龙骨。轻钢龙骨主件有沿顶沿地龙骨、加强龙骨、竖(横)向龙骨、横撑龙骨。轻钢龙骨配件有支撑卡、卡托、角托、连接件、固定件、护角条、压缝条等。
        紧固材料:射钉、膨胀螺栓、黑色自攻螺丝,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充材料:玻璃棉、岩棉等,按设计要求选用。
        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应有产品合格证。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接缝材料:接缝腻子、玻纤带(布)、白胶。
        主要机具:板锯、电动剪、电动自攻钻、电动无齿锯、手电钻、射钉枪、直流电焊机、刮刀、线坠、靠尺等。
        2.2.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为:弹线、分档→墙体内侧加强钢支架安装→做地枕带 (设计有要求时)→固定沿顶、沿地龙骨→固定边框龙骨→安装竖向龙骨→安装门、窗框→安装附加龙骨→安装支撑龙骨→检查龙骨安装→电气铺管安附墙设备→安装一面罩面板→填充隔声材料→安装另一面罩面板→接缝及护角处理→质量检验。
        (1)弹线、分档:在隔墙与上、下及两边基体的相接处,应按龙骨的宽度弹线。弹线清楚,位置准确。按设计要求,结合罩面板的长、宽分档,以确定竖向龙骨;横撑及附加龙骨的位置。
        (2)作地枕带: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作豆石混凝土地枕带。作地枕带应支模,豆石混凝土应浇捣密实。
        (3)固定沿项、沿地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沿项、沿地龙骨,可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500mm,龙骨对接应保持平直。
        (4)固定边框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边框龙骨,龙骨的边线应与弹线重合。龙骨的端部应固定,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1m,固定应牢固。边框龙骨与基体之间,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密封条。
        (5)选用支撑卡系列龙骨时,应先将支撑卡安装在竖向龙骨的开口上,卡距为400~600mm,距龙骨两端的距离为20~25mm。
        (6)安装竖向龙骨应垂直,龙骨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布置。设计无要求时,其间距可按板宽确定,如板宽为 900mm、1200mm时,其间距分别为 453mm、603mm。
        (7)选用通贯系列龙骨时,按照成品竖向龙骨预先留设位置进行安装。
        (8)罩面板横向接缝处,如不在沿顶、沿地龙骨上,应加横撑龙骨固定板缝。
        (9)龙骨检查校正补强:安装罩面板前,应检查隔断骨架的牢固程度,门窗框、各种附墙设备、管道的安装和固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不牢固处,应进行加固。龙骨的立面垂直偏差应≤3mm,表面不平整应≤2mm。
        (10)安装石膏罩面板:石膏板宜竖向铺设,长边(即包封边)接缝应落在竖龙骨上。仅隔墙为防火墙时,石膏板应竖向铺设。曲面墙所用石膏板宜横向铺设。
        龙骨两侧的石膏板及龙骨一侧的内外两层石膏板应错缝排列,接缝不得落在同一根龙骨上。石膏板用自攻螺钉固定,安装石膏板时,应从板的中部向板的四边固定,钉头略埋入板内,但不得损坏纸面。钉眼应用石膏腻子抹平。石膏板宜使用整板。如需对接时,不得紧靠,留有2~3mm缝隙。
        (12)接缝及护角处理:纸面石膏板墙接缝做法有三种形式,即平缝、凹缝和压条缝。一般做平缝较多,可按以下程序处理:
        纸面石膏板安装时,其接缝处应适当留缝(一般2~3mm),并必须坡口与坡口相接。接缝内浮土清除干净后,刷一道50%浓度的107胶水溶液。
        用小刮刀把WKF接缝腻子嵌入板缝,板缝要嵌满嵌实,与波口刮平。在接缝坡口处刮约1mm厚的WKF腻子,然后粘贴玻纤带,压实刮平。当腻子开始凝固又尚处于潮湿状态时,再刮一道WKF腻子,将玻纤带埋入腻子中,并将板缝填满刮平。
        2.3成品岩棉夹心板修补工程
        2.3.1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放线→安装墙体内衬钢支架→安装地脚铝槽→安装起始铝角→安装墙板→安装收边板→安装地脚R形铝圆弧→打胶→清洁→验收。
        2.3.2墙面岩棉夹芯板的安装
        (1)根据施工图板的编号,安装起始板并调整;起始板的底部(侧边)依靠起始支架固定,安装结束用水平尺复核墙板的水平度,测量板的安装精度±2mm。当确认安装精度完全符合安装公差时,再用自攻钉将墙板同次结构固定。
        (2)每安装5块外墙板必须测量一次安装公差,并进行调整。
        (3)在门窗、开洞及建筑物的阴阳角处,根据需要现场切割外墙板。
        (4)转角板可在墙面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也可最先安装,安装方法同墙面板,同时控转角板对应两个墙面的板缝线及对接缝的垂直度。
        (5)墙面岩棉夹芯板的彩板配件安装收边对应施工详图所注使用位置,对有需要二次加工的应提前剪角或折边,为了保护切边的涂层最好用剪刀裁剪。
        三、总结
        本文以工程实例为背景,详细介绍轻钢龙骨隔墙修补工程,成品岩棉夹心板修补工程在老旧厂房中的实际应用、施工准备与施工工艺流程等,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简介:刘斐,1982年8月10日,上海电气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