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陆臻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陆臻
[导读] 摘要:在对我国公路桥梁展开建设过程中,钻孔桩技术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因为这一技术运用起来十分简便,并且资金投入成本较低,因此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上海霖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04
        摘要:在对我国公路桥梁展开建设过程中,钻孔桩技术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因为这一技术运用起来十分简便,并且资金投入成本较低,因此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近几年以来,我们国家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推进社会经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桥梁建设作为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钻孔灌注桩施工则是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的人们交通出行的安全,因此应当对其展开高度的重视,提升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降低或者是防止出现交通安全事故。
        1、护筒的设置
        1.1护筒作用
        孔口护筒起导正钻具、控制桩位、保护孔口、隔离地表水渗漏、防止地表坍塌、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及固定钢筋笼等作用。
        1.2护筒制作要求
        护筒采用钢护筒,用6~12mm厚钢板卷制而成,护筒上部留有350mm×350mm的溢浆口,以方便泥浆循环,顶部焊接两个吊环,供提拔护筒时使用。护筒内径应大于相应桩径20cm,护筒的长度根据现场试桩情况进行具体确定。
        1.3钢护筒制作及埋设
        根据本项目的桩基型号钢护筒内径R采用φ1000,加工长度L按穿透杂填土层,外露地面30-50cm原则进行加工,加工示意如图1所示。
        2、钻进成孔
        2.1泥浆系统布置
        泥浆池及泥浆循环系统设置时必须充分考虑,以满足泥浆循环需要。泥浆池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挖掘,挖出的土方集中堆放,用遮阳布覆盖,然后陆续外运。桩基完成灌注后,泥浆池内的废浆采用泥浆泵及时抽到泥浆运输车内,运出工地;泥浆池底的沉渣晾干后,用挖掘机挖出并用密闭式运输车运出工地,泥浆池待沉渣转运完毕后及时回填。
       
        图1加工示意图
        2.2泥浆制备
        公路地质情况复杂,上部存在较厚的杂填土,钻孔需采用泥浆进行护壁,根据场地地层特性,桩基施工可采用原土造浆的方式进行成孔,为了保证泥浆的性能指标,新配制的泥浆性能应满足。
       
        钻孔过程正常情况下每4小时测定一次泥浆性能指标,以确保孔内泥浆的质量。当钻进至设计标高时,将锤头提离孔底10cm进行清孔,维持泥浆循环,并对泥浆性能进行调整。
        2.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保证钻机工作正常。钻机底盘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钻机的安放位置应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通过测设的桩位准确确定钻机的位置,并保证钻机稳定,通过手动粗略调平以保证钻杆基本竖直后,即可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调整钻杆保持竖直状态。
        2.4钻孔准备
        每个钻孔在开孔前由施工员签发开孔通知单,内容主要包括:孔位编号、成孔深度、开孔时间、终孔时间、护筒偏差等。开孔通知单下达到机台后才允许开孔钻进。钻孔过程要强化对泥浆性能的监控及净化措施,施工中采用自然沉淀除砂的方法进行泥浆净化。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复核钻头尺寸的磨损情况,如发现钻头直径变小需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孔径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钻进过程详细、真实、准确地填写钻孔原始记录。
        2.5旋挖钻机钻进成孔
        旋挖钻机在施工过程中配备挖泥钻头、挖砂钻头和螺旋嵌岩钻头。根据施工经验,使用旋挖钻机成孔为防止孔内缺浆造成孔口坍塌,开孔前必须在护筒周围做一个围堰,形成一个缓存泥浆池,缓存池容量不小于1.5m3。钻进过程中每当钻具完全下到孔底后,必须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使围堰内充满泥浆,在钻杆提升过程中,围堰中的泥浆及时回流至孔内,确保钻孔内不缺浆。根据一半公路区域的地质条件,旋挖钻机直孔钻进时需配备挖泥钻头、挖砂钻头和螺旋嵌岩钻头。
        3、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是在钢筋笼和灌注导管安放完毕后,利用灌注导管通过泥浆泵清渣,直至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清孔结束后,检查孔底沉渣厚度:根据图纸及规范设计要求,通常公路灌注桩要求桩底沉渣不应大于50mm。
        4、钢筋笼制作
       
        5、水下混凝土灌注
        开始灌注时,先采用隔水板与隔水球隔断首批混凝土,待首批混凝土达到初灌量时,拔掉隔水板,使首批混凝土压住隔水球迅速落下,此时孔口迅速返出大量泥浆,表明隔水球和混凝土顺利到达孔底并上升,首批混凝土的埋管深度必须保证不小于0.8m,首灌完即转入连续灌注。首批混凝土用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初灌量(m3);
        ——桩直径(m);
        ——导管底口距离孔底的距离,(m);
        ——导管埋深,(m);
        ——导管内径,(m);
        ——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管深度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导管外泥浆柱压力平衡所需的高度(m),如表1所示。
        表1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钻孔柱状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应当严格规范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的质量,进而提高公路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勇,罗长翔,黄国剑,谭闯,朱鹏举.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20,51(10):1199-1201.
        [2]魏富鸿.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1):170-171.
        [3]廉涛,冯彦文.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112+114.
        作者简介
        陆臻(1989年6月出生)男,汉族,籍贯:上海,2017年6月毕业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现供职于上海霖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工程:邮编:201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