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 李艳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李艳
[导读]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在数据处理方面变得多样化、复杂化。
        国网孝感供电公司  湖北孝感  43200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在数据处理方面变得多样化、复杂化。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类型出发,分析电力系统如何进行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数据处理的相关问题进 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力自动系统;数据处理
        前言
        数据处理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如何使数据快、准、高效的获得,且得以充分的利用,满足当前日益增加的多种电力自动化数据系统的需要是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电力系统自动化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业和居民对电力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集中显示和实时监控,优化电力系统的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数据处理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流的主要形式,它可以被描述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血液”。数据处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重要,目前来说,计算机等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快速准确实时的数据采集,及时处理是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常运行的必要保证。本文依据我国多年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处理经验,对数据处理部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2.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类型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分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数据来源进行分类,另外一种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分类。基于数据来源的分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原始数据,另外一类则是再生数据,原始数据指的是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采取的现场数据,而再生数据指的是经过二次加工的数据,也就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加工而来的数据。
        另外一种就是根据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对数据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基础数据、日常数据、实时数据和市场数据。具体如下表1。
        表1  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类型
       
        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处理分析
        3.1系统数据的共享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数据有5种共享方式:1)文件共享方式,该方式结构简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方便读取,优势明显,但是这种方式仍然有缺点,就是在有些方面的技术还尚不成熟,比如文件读写方面的技术;2)直接内存访问方式,这种传输方式虽然在读写方面速度较快,但是主要难点在编程方面,而且这种方式进行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在安全方面还有很多的隐患;3)网络通信,这种共享方式传输速度也快,但是编程也较为复杂,最常用的是通过UDP、TCP/IP这些网络通讯将数据星系打包,然后发送;4)内存数据库,这种方式将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内存之中,特点是灵活性高,结构简单,访问速度较快,但是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无法实现数据的快速读取和实时共享;5)商业数据库,这种方式在大多数行业内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在电力系统的数据共享方面,却很难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
        依据以上的五种数据共享方式,能看出来:内存数据库具有很大的优势。一般而言,标准化的数据库网络接口的建立通常采用的是DCOM技术,这个技术的应用是为了确保数据库在共享中的开放性和稳定性更好。DCOM技术是COM技术的一种扩展和延伸,能够满足不同计算机上数据接口和程序间的互通。
        3.2系统数据容灾
        通常情况下,需要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备份,再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将其传输到异地进行数据信息保存。当发生灾难后,可以由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根据备份的数据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程序恢复和数据恢复。这有利于降低电力单位在数据信息备份方面的成本,操作也相对而言较为简单方便。
        当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需要备份的数据量逐渐增加时,就会出现数据信息存储介质不易管理的问题,在发生灾难后,也不能够及时的将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浙江省某电力单位制定的数据恢复方案就是先将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恢复,再对非重要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3.3数据整合
        现阶段,我国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建设,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并使信息交换体系能够与电力系统对安防的要求相协调。因此,在对数据进行整合时,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第一,以现有的系统为基础,加大采集与整合工具的开发力度,使其能够将分散的数据快速地收集起来,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促使数据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通过建立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模型,将每个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对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的管理中心。第二,将调度数据展现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使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数据,并能对其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调度数据综合处理信息系统,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数据的利用率。第三,加大对横向调度数据接口技术的开发力度,统一对外接口的标准,以解决数据交叉和重复输出的问题。最后,对标准接口进行调整,使之能够自上而下地进行调度,并构建立体的数据体系。
        4.结束语
        总之,针对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处理,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提高数据处理的技术水平,促进电力自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钢.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J].广东科技,2019(11):20一21.
        [2]闰丽雁.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处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7):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