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 袁兴国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袁兴国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景观工程数量显著增加,园林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优化城市环境。
        大连鸿泽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景观工程数量显著增加,园林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优化城市环境。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对园林设计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低碳方面,以此完善风景园林的功能,提高作用效果。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自然界造成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植物造景就是以自然为主的一种体现。通过对周边自然环境的调研和了解,因地制宜,扩大绿植面积,进而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在风景园林设计总的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的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园林的土壤质量选择合适的植物,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植物造景的水平,使得植物造景能够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全面提升植物造景技术,选用现代化植物造景手法,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和社会价值。
        1风景园林景观植物的作用
        ①生态功能。植物具有调节城市小气候、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植物还可以消减噪音,使景观密闭空间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此外,植物的生态效益也不容忽视,有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有些植物的果可以食用,花可以泡茶或提炼精油等。②观赏功能。植物可以观花、观叶、观枝、观果等,这些都是由植物本身的观赏特性决定的,植物的色彩是源于自然的颜色,是人工所不能复制的。植物可以组合成景,可以形成孤景,也可以按照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制成形式多样的植物雕塑。此外,植物还可以表达意境,渲染氛围。植物的时序景观也是别的要素所无法替代的,是有生命的动态的美,不同的时间展示不同的景观,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一天的植物景观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在发生变化。③其他功能。植物可以在景观设计中用以划分空间、强调出入口、引导人流等,还具有框景、障景的功能和遮阴的作用。可以通过合理地配置植物,在视觉感观上营造不同的空间特点。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
        2.1与建筑相结合构成空间变化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科学有效合理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人们的观赏体验提高。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运用全局意识,按照园林整体规划的要求将植物造景利用好,营造空间变化,从而实现整体规划功能和景观布局功能。比如在进行植物观赏性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园林景观的要求设计它的轮廓,使其能够更加的柔和,同时还需要按照植物的形状大小做好园林景观,其他景物的配置能够有序变化。
        2.2注重色彩的搭配
        在实际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色彩搭配的原则。满足四个标准,即相似色配合、多色配合、双色配合、单色应用。通常情况下,相似色配合的作用主要是让人产生空间与时间的错觉,通过整齐摆放来让游客产生节奏和层次的感觉,不需要进行明显的色彩对比。多色配合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展现出一种活泼的气氛。这种设计原则主要用于节假日的花卉设计中,能够突出节日的感觉。双色配合主要是通过颜色的对比进行配合,能够改变环境单调的缺点,让整体效果更为突出。单色应用主要是利用单一颜色呈现出园林景观,适合于大面积的设计中,这种设计方法比较单调,需要通过双色配合来补充。
        2.3孤赏植物景观
        植物作孤赏景观也是较为常见的,作为孤赏的植物其观赏特点往往较为突出。常用的孤赏植物或是冠大荫浓、冠形优美,如臭椿、垂柳等;或是枝干优美独特,如山桃、白皮松等;或是花朵艳丽、花香四溢,如山茶、玉兰等;还可以观赏叶的独特,如银杏、槭树科植物等。孤赏树往往需要较为开阔的观赏空间,常以草皮为底,分支点较低的低矮乔灌木为背景植物来衬托,且不宜种植在中心位置,往往种植于偏移中心的位置。也有孤赏树用于强调出入口种植于出入口旁的,较为醒目。


        2.4衬托山石水体设计
        风景园林中的山石水体设计是园林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在丰富园林建设的同时改善自然环境,增加风景园林的自然感,使得园林多一份灵动。游客在园林中,就好像置身在自然界中一样舒适。植物造景能够衬托出山石水体的自然风光,帮助保护水土环境,改善周边环境,突出了山石水体的设计理念,使得整个风景园林更加生机勃勃,丰富了园林的色彩,突出了园林的立体感。
        2.5注重情感表达
        当前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的生存压力大,为了优化人们生活环境,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我国古典园林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设计人员可吸收其中精华,给人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园林工程中设置水景、硬质景观,在水边栽植垂柳,以此构成情感化空间。每个地区的文化不同,生长的植物种类也会有所区别,设计人员要因地制宜,利用本土植物营造归属感。我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瑰宝,如禅文化,在植物造景中融入禅文化,可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通过堆叠山石、搭配花木,以打造佛家境界,扬州个园就是其中典范,每年会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
        2.6辅助园林组景
        风景园林的设计大都是主路设置正常的硬质地面,方便人们的出行,其余部分通常采取小径与树木、草坪、植物、建筑物组合的方式,小径一般采用鹅卵石或者其它硬质路面。小径的设计通常不是笔直通向目的地的,而是选择曲径通幽,如此才能更好地组景,体现出园林的设计感。通过一定的植物遮挡,给人一种探寻秘密的即视感,增加了神秘感,又比山石等增加了生机和灵动性。
        2.7乡土植物景观
        目前大多数的植物配置提倡利用乡土树种,这往往是根据综合条件来考虑的。乡土树种的利用不仅能节省开支,还具有易存活、对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低、体现地方特色景观的特点。面对千篇一律的植物景观,乡土树种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地方特色,地方的才是最好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适用的植物景观,才能生长得更好,达到的景观效果也是最好的;因此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可以为景观贴上标签,独具特色。
        2.8实现多功能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和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在帮助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要兼具多功能的效果。我国针对当前的城市绿化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规定人均绿化面积应当达到8m2/人,以此才能满足人们对于园林的建设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让园林向着更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园林的规划过程中,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以及安全需求,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纳凉与防灾避难的场所,这样的设计也能满足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建设风景园林可以有效提高其应用价值,推动生态型和节约型园林的建成。
        2.9明确主次顺序
        植物造景设计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明确主次顺序,才能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先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园林景观的统一性、整体性,以彰显景观主基调。再开展细节处理,以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工元素,以便让植物发挥真正作用。
        结语
        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改善,使得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园林景观工程方面。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重视设计工作。植物造景具有诸多功能,可提升园林景观效果,需要准确掌握设计要点,并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将植物与建筑、山水相融合,同时明确主次顺序、合理搭配植物、巧用围合空间、加强视觉引导、注重情感表达,从而打造出精品工程,这样的园林景观才能满足业主需要,同时给周围百姓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巧娣.浅析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要点[J].花卉,2020(6):186.
        [2]张晓雯.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52.
        [3]陈晓英.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探究[J].现代园艺,2019(24):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