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
摘要: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中,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房屋建筑也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可是在实际房屋建筑中,仍旧存在着众多不足,这给房屋建筑的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同时也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展开相关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但危害人员的生命财产,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以及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于企业以及政府而言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最近几年,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建筑领域也发展迅速,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在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脚步,如何把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施工安全管理中是十分关键的,这是促进项目管理发展的最佳手段。
一、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其所反映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利益的促使,而忽视安全性的重要。其一,在任务包干的生产背景下,工人为了缩短工期而取得更多的收入,经常无视于安全问题。其二,施工企业不重视对安全施工的投入,对安全事故的引发疏忽大意。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企业执行施工安全管理更大的原因是行业监管的施压,因此十分被动,更没有为企业长远的发展而考虑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这很难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施工安全管理上没有有效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1]。
(三)缺乏安全教育培训
在安全生产中,安全教育往往都是形式化。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有三方面: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其文化素质普遍低,更缺乏专业知识。安全培训内容过于乏味,理解上存在难度。建筑工人流动性大,企业不希望在他们身上有过多投入。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一)建立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素质都十分低,在施工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施工安全意识薄弱,从而极为容易在施工当中引发安全事故。首先,施工企业就需要加强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加以重视,让他们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从而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其次,施工人员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关心机制,为施工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都符合标准化。两种机制的建立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二)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强化安全管理监督
建筑施工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施工人员要努力技术革新,将一些旧设备、旧工艺以及废弃材料淘汰掉,如此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建设工程通常都属于大规模,包含众多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方法,因此在管理中需要抓住其关键点以及其薄弱环节。企业要对安全管理的职责做到足够了解,要时常针对施工人员以及监督人员开展必要的安全生产质量培训,提倡合理施工。企业必须给予每个施工者有效的监督管理权限,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设备等进行有效监督,确保施工更好的开展[2]。
(三)新技术的工程关键部位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关键部位通常所指存在较大危险以及较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防护就是为了避免引发高处坠落事故,关于事故预防,可以采取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及移动感知网络来预警高处坠落事故。关于事故分析,可以通过动态故障树对事故作出分析。在施工中,还可以采用 RFID 和 BIM 技术来实施施工安全管理,从而避免引发高处坠落事故。在进行脚手架施工中,可以采用图像识别来对其实施智能安全检查。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其展开安全监控管理。
(四)建立建筑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企业必须重视对其应急预案死亡落实,其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有力手段。安全应急预案在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具有一致性,可是结合各施工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的安全应急预案。有效落实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应急预案,其一,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作出相关分析,结合各种施工安全等级,采取相符合的应急预案设计,为保证建筑施工打好根基。其二,注重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进行保养。设备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时常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能够更大程度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时效性[3]。
(五)强化施工人员职业安全道德教育
施工人员的素质主要体现于其主页安全道德。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就能严格遵从职场行为规范,从而给企业创造收益以及贡献自己的价值。对此,企业可通过组织各种道德教育活动让施工人员进行学习,从中获取知识以及能量,进而让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安全管理意识得以提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领导可以积极主动的多与施工人员进行互动交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从而使他们的工作压力得以释放,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让他们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让他们能够为企业贡献力量,进一步降低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的引发。
(六)加强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是极其重要的。其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制定安全管理交底制度。在项目施工前,安全管理者要结合相关制度将安全掌控工作做好,并将安全交底工作做好。其二,制定有关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对各种机械、材料以及方法等有针对的去监控,让作业指导书发挥出其安全控制的作用。其三,落实安全管理样板制度,在开展大面积建筑施工中,企业需要落实样板间制度,让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现最佳的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安全工作在施工管理中属于重中之重,安全管理观念必须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每个人的身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怎样运用有效举措,实施更加有效的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将新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各环节。此外,我国建筑安全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就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对建筑安全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进行宣扬,是非常具有意义的。虽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可是在实际运用中,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本身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安全管理进行有效创新,从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更加健康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 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J]. 山西建筑, 2020, v.46(9):174-176.
[2]郭佳. 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研究[J]. 科技风, 2020, No.440(36):125-126.
[3]杨伟.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策略研究[J]. 环球市场, 2020, (6):293-293.
[4]莫志元. 新时期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 v.47;No.443(1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