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路局杭温工程建设指挥部 浙江省杭州市 311215
摘要:铁路隧道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极高的施工工艺,还需要做好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基于此,本文对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参阅。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1铁路隧道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地质勘察与设计方案不合理
我国的铁路隧道建设施工比较特殊,由于其地形复杂,因此不可控制的因素大大增加,施工过程操作复杂,难度系数较大,需要施工设计部门做好施工设计,将支护强度设计合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建设成本,没有清晰的分析施工地段的地质情况,投机取巧,这样就造成铁路施工工程的实际施工与具体地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施工企业对异常的熔岩和断层的破碎带的具体情况判断不精细,甚至对于异常的地区忽略勘察,隧道挖掘的位置选择极其不合理,所以设计方案出现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隧道施工过程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2铁路隧道施工不可控因素控制不到位
铁路隧道施工的周边地形都是比较复杂的,并且不可控制因素很多,施工工序较为复杂,这就需要施工部门做好前期的设计工作,做好支护强度的设计,做好地质预报,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甚至为了节省成本,不惜偷工减料,将已经设计好的施工方案更换,使得对不可控因素控制不到位,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1.3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意识不足
很多铁路隧道的施工建设作业环境恶劣,施工空间不够充足,施工报酬较低,所以很难吸引具有专业素质的施工人员促进铁路施工的发展,很多隧道施工人员的学历较低,缺乏专业技术,所以一旦遇到事故,无法正确做出反应,酿成悲剧。此外,很多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养意识不足,只是把安全培训当做任务完成,走走过场,根本没有将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导致隧道施工过程安全隐患有很多,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程建设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
2.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施工企业对铁路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控,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对风险识别进行动态管理,将风险调查、风险监控和处理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或避免风险发生。识别评估体系能够有效识别评估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并在决策管理体系进行决策制定,通过技术应对体系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在安全措施体系的有效运行下完成安全管理。
2.2控制隧道塌方风险
2.2.1洞口塌方控制措施
采用适宜的地表加固防护措施,施作套拱,确保洞口段施工安全;进、出口端洞口,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扰动易产生落石崩塌,造成施工安全事故,施工中须加强支护措施和地表监测;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量测信息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工序。
2.2.2洞身塌方控制措施
加强辅助施工措施,超前预支护、锁脚锚杆等关键辅助施工工法需到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掌握地质动态,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参考,同时现场量测要紧跟掌子面施工进度,及时反馈信息;采用合理的施工工法,严格采取“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的施工方法,尽量减少对围岩扰动;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暴露时间过长很容易引发塌方事故,因此,初期支护及时封闭、二衬及时紧跟以分担初期支护荷载极为重要。
2.3施工安全管理培训
首先,要对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素养培训,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风险应对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在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在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应该要求持证上岗。其次,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积极进行安全施工理念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4控制岩爆风险
切实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保证洞室轮廓规则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并严格控制装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爆破后立即对围岩喷洒高压水,软化岩石,减弱岩爆强度。还应该加强机械找顶和人工来回找顶;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办法,如松动爆破法、超前钻孔预爆法、超前小导坑掘进法、打应力释放孔等方法,将岩石原始应力释放;加强对岩爆部位的支护,必须先打安全锚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浆封闭,再进行开挖作业,这样才能使锚杆在爆破前有充分的凝固时间和防止石块掉落。在锚杆安装好后再在锚杆之间钻适量的空眼,以减小岩爆二次发生的概率和强度。对于岩爆特别严重的部位,在最短的时间内要对围岩进行锚喷网支护,防止作业时落石伤人。
2.5控制突泥突水风险
首先,要依靠超前地质预报作出判断,根据断层或溶洞规模及填充物的性质,提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封堵,以加固地层并堵水。其次,当在瞬时出水量达到40m/h(φ42mm探孔)、压力在0.06MPa以上的突水情况时和初期支护变形、开裂明显,可能出现突泥时应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最后,出现突泥时,必须尽快将口堵住。堵塞的材料以钢筋、钢管和型钢为骨架,填塞草袋,劈柴和木板。堵口后,用喷射混凝土将其封闭,并将周围洞身加固;然后沿开挖面周边设超前钢管支护,采用直径φ40mmφ50mm或φ80mm、长6-8m的无缝钢管。
2.6加强钻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在确定好施工方案后,管理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保障工人按制度标准工作进而保障工人安全以及工程质量。对所有进入隧道的工人、车辆、仪器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同时加强对施工设备安全性的检查和管理,保障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在进行爆破工作时,施工人员要按照使用要求安全使用爆破器材,确保爆破工作安全进行。企业要保证爆破工人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进而保证爆破过程的安全。管理人员还应规范工人用电,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合理用电。
2.7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检测工作
施工作业离不开各类机械仪表的使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仪器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校准排查危险,保证在进行作业任务的时候其运行不出差错。对于施工环境的管理必须对空间的分布进行合理调配,确保安全设施安放在最合适的地方,切不可随意摆放。专业人办专业事,对待安全尤其如此,所以必须聘请专业的检测人员来完成上述工作提高隧道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通风系统是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必须邀请专业人员对项目中的通风系统进行评估,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相关改进,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思想松懈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可以采用超前小导管或者超前的锚杆进行预支护,对支护以及衬砌结构进行加强处理,采用型钢的钢架做加强支护,根据结构受力对二衬采用机构加强,避免出现塌方事故。
3结束语
铁路的隧道工程由于施工的地质环境复杂、规模较庞大,导致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因此,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只有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加强预防工作,制定风险的控制措施,研创安全管理方法,加强危险因素的检测以及钻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保证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从而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树明.加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途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239.
[2]李超勃,张涛.试分析铁路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J].科技展望,2016,26(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