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主任要做到倾心、悉心与尽心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尼云艳
[导读] 对于新班主任来说,面对着一个个青春洋溢、活泼好动的中学生
         尼云艳
        天津市第九十三中学, 天津市,300250
        摘要:对于新班主任来说,面对着一个个青春洋溢、活泼好动的中学生,既充满着激情想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满意的班主任,又不可避免的有些忐忑,担心做的不够好。毕竟每个学生是独立个体,具备鲜明的个性,行为习性不同,学习认知不同,为人处事不同,而如何针对个性因材施教,如何引导这些少年在世界认知、人生理想的起步阶段充满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是师者的天职所在。做为一名担任班主任工作不久的新班主任,笔者认为,新班主任要以倾心、悉心和尽心这三心与学生相伴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心里  教育教学   
        
        一、师爱为源,倾心传道
        高尔基曾经言道:“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的确,孩子单纯的心灵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亲疏友善,并凭着本性与人相处。班主任不只是班级管理的独一角色,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和心灵的导师,只有以师爱为源泉,才能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去身体力行的示范、感化,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为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这种爱心是独有而高尚的,它超越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是对每一个学生无条件的平等之爱,好的、差的、美的、丑的都要爱得起来,且蕴含着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严格要求。
        1.1是在对学生的关心中体现师爱。
        学生是单纯的,保有着心灵的纯真,也渴望着得到外界的爱,尤其是老师的关怀和认可。因此,班主任要注意感知和保护他们敏锐的心灵,始终保持对每一个学生大事小情的高度关心。通过经常与学生开展朋友式的谈心“唠嗑儿”,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足够的关心。这种关心,也有助于学生树立阳光向上的心态。
        1.2是在换位思考中传递师爱。
        只有用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才能增进对学生处理本人学习生活的方式方法的理解,进而真正以朋友的身份拉近距离。这种换位思考,有助于学生从朋友间的信任中汲取力量。尤其是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同学,不能轻易责备,更不能出言讽刺,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从而不被不良的学习习惯所掩盖,不被懒散的惰性所消磨,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1.3是在高标准严要求中真正让学生理解师爱。
        师爱不能无原则,更不是有意无意的纵容。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成型的时期,作为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秩序的维护者,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和规则意识。笔者教过的班级曾经有这么一位学生,自己的卫生意识极其差,经常随手随地就扔垃圾,自己还不以为然。他的这种行为不仅影响班级卫生的评比,而且遭到周围同学的厌恶。注意到此现象,笔者作为班主任,同班委会的成员一起制定了一个专门针对该同学不良习惯的计划。在班会课上讲完卫生文明的重要性后,在班级设立了一个“卫生督导”的职位,并且由同学集体选他为人选,而且还为他带上红袖章。从此,这位同学由于被赋予重任,开始关注并监督班里的卫生,自身的邋遢毛病当然也就改掉了。他很清楚班主任和同学的用心良苦,只不过缺乏自我约束力,需要来自外界的适度正向压力配合纠正。因此,笔者认为在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的同时,还要感受到师爱带来的希望和压力,从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二、责任为基,悉心授业
        高度的责任心是支撑新班主任负重前行的精神动力和基础。

在担任班主任之初,新班主任容易被班里的孩子比较淘气、经常在教室打闹嬉戏、个别学生难以管理、班级总体成绩不理想等情况所困扰,内心怕干不好,甚至萌发退却的念头。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才能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2.1是在细心中体现责任。
        笔者在任班主任伊始,就对学生家庭资料进行了细致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等,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教育的方式,并坚持定期与家长保持联系,相互反馈学生表现,从而在平时教育中有的放矢。同时,抓住每一次家长会的时机,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校、家联动,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有力配合了对学生的及时教育和督导,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业成长。
        2.2是在细致中体现责任。
        笔者每学期初都认真做好值日表、座次表等各类表格,并坚持每天等班内最后一个学生放学回家后才下班,各类班级事务都提前进行细致筹划,保证顺利开展。同时,扎实开展动态管理和德育建设,对学生的早读、课间操、卫生清洁、安全防护督促检查并考核登记,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并且督促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2.3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爱与责任,笔者采用“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感动孩子们,让他们了解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对父母、对家庭产生基本的爱的认知,再通过“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使孩子们能够主动行动起来,从为家人“打一盆洗脚水”开始,逐步通过点滴形成家庭中爱的责任。同时,笔者组织了校内责任教育,例如班级卫生保洁这样的小事,有些同学比较认真,有些同学则是偷懒甚至逃避,通过设立积分制,促成学生做事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性格习惯,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不正思想的影响。
        三、包容为本,尽心解惑
        在教育教学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学生,优秀生固然让人可喜,可普通学生也必然不少,他们更应得到多一点关注。孩子们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个性。正所谓“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着得到老师的认可、家长的欣喜和同学的瞩目,但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会犯错。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包容学生独特的发展,尽心为每一位学生解除成长中的疑惑,无疑是培养每一位学生进取心的良药。
        3.1是注意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不以一己好恶来评价学生,而是着眼于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师生间真正的良性互动。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对学生树立适当目标,激励整个班级共同进步。同时,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掘自身的特长,展示独特的个性。
        3.2要尊重学生,耐心施教。
        现在的学生个性十分要强,加上自幼受宠,对于自己的面子看的很重,越是当众责骂他,他离你越远。如果学生犯错必须予以责备,班主任可以尽量选择私下一对一的交流,让其感觉到人格上的尊重和感情上的关心。当然,尊重学生人格,包容学生差异,并不是有意无意选择性忽视,相反,对学生的原则性错误应该必须加以批评矫正。这其中会有顶撞抗拒,甚至令人无法抑制愤怒,但班主任仍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包容的心态,耐心加以引导,要讲究方式方法,顾及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吸取经验教训。如笔者班内一男孩家庭离异,父亲酗酒且患病,家庭条件较差,母亲又不能给予照顾,该生情绪波动很大,成绩大幅下滑,课上经常用手机看小说,或者睡觉,或者干扰课堂纪律,有故意放纵自己的心理。笔者通过多次为其带午饭并在饭桌上予以心理疏导,使得该生重新端正了学习态度,心理上也成熟了很多。
        总结:自唐代韩愈《师说》一出,“传道授业解惑”就成了教师的职责。对于新班主任来说,有爱为源泉,才能得到学生爱的回应;有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实现学生学业更优;有包容的胸襟,才能实现学生成才的百花齐放。坚持倾心传道,悉心授业,尽心解惑,就能有声有色地履行班主任职责,与成长同行,与快乐相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