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会
重庆市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 重庆市 大足区 4009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课程改革的提出,使教育的侧重点应由应试逐渐过渡到核心素养方面,这表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小学生思维活跃,缺乏是非观,易受外界环境的干预,很多时候无法自主地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此,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时,应立足核心素养视域,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育,使小学生能够健康学习,快乐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对策
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笔者们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培养方式的策略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核心素养。初等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专业系统的知识,服从完善的班级管理。这一时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是现代小学班主任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论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寻求更加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更新班级管理观念
班主任作为班干部,其管理观要跟上新时期的步伐,不断优化。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决定了班级管理的体制,所以班级管理理念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校长的班级管理观念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校长不仅要重视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在品德、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关心和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班主任应主动融入学生之中,以真诚扣开学生的门扉,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想法。对于学生产生某些较为危险的思想,班主任要注意教导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要一视同仁,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参考。
例如:在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定每个学生,成绩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和参考。课余时间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班级荣誉、参与和处事方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于后进生,教师不能因成绩差而使之受到歧视,他们的班级荣誉感、思想道德品质不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差,同样,学生优异的学生也并非每个方面都完美,教师对班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高度关注。这种班主任工作很值得笔者们学习,这种班级管理方式适应时代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二、制定民主管理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对高年级学生实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管理,不仅要服从班主任的管理,更要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民主管理模式的构建,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班级制度,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例如:教师在制订相关制度时,可邀请学生共同参与,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进行表决,从而形成一个规范的教学体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管理意识,而且增强他们的自笔者管理能力,进而降低教师的管理难度。另外,小学班主任还应在班干部的聘任上下功夫。班组长要轮流换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班官轮岗不仅能有效遏制部分班官骄傲自满、骄傲自满的现象,而且能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班官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平常捣乱的学生,在自己当了班干部后也体会到了管理者的难处,换位思考后,自己就能积极投入学习,不扰乱班级秩序。如班主任可采用轮岗值日制,以全班同学都能受到锻炼。根据学号顺序,每个学生都有一周作为班长来管理班里的秩序,使学生在班里的管理达到自笔者提升,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加强家校沟通,构建管理"统一战线"
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除了上学,恐怕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这突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还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得到家长的支持,在管理工作中能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以充分发挥二者的育人功能。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给予学生所需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例如:在某次期末考试后,笔者发现某一位成绩一直处于上游的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成绩下滑比较严重,情绪也比较消极,于是笔者就积极地与该同学沟通,经过深入的沟通,发现该学生成绩下滑与家长有直接的关系。本来,这个学生的父亲曾经承诺过,只要孩子进入前十名,就会奖励他一双球鞋。可是由于家长工作忙,很多次都忘记兑现承诺,让学生感到很失望,认为家长对自己漠不关心,产生了消极心理。然后,笔者及时与家长对此事交流,该学生的父亲因忽视了孩子而感到十分内疚,并与孩子促膝长谈,表示歉意,还兑现了承诺,为孩子买了心爱的球鞋。在这个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家长的了解。这个学生的精神状况在随后的学习活动中也有所改善。很明显,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对接,对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既是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又是道德教育的执行落实者,在教学中,教师需尊重学生主体性,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在教学管理中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给予足够的尊重,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促进班主任有效地管理学生。本文着重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其他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芳林.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2]刘红玲.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漫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