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开展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唐浩
[导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唐浩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是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体现,并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象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故承担教育青少年的老师就责任重大,需要更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
        我国历来重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将“德”放在人才标准的首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一、技工院校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基础训练较少,缺乏情感交流
        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初中成绩不理想而选择技工院校的,因此,这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不牢靠,学习习惯也大都不好。但是这类孩子在入学的时候是处于青春期最敏感的时期,他们的成长健康需要来自家人的关心,来自同学的关爱,来自老师的关怀,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包容友爱,平等,交流,科学严谨的教育方法和学习环境非常的重要,但是就目前技工院校中的教育来看,学生之间很少缺乏情感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较少,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过高,对孩子过分严厉,对孩子异常宠爱等方式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情感健康,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处在青春期敏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认知,不愿意按照他人的要求去生活,更不愿意生活在别人的世界和眼光里,如果此时家长的不理解,老师不关怀,同学之间攀比、歧视,学生的性格变得孤独,不愿意参加各种社会交流活动,不愿意与同学之间交流,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1.2 叛逆心理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在当下的技工院校当中,学生有诸多的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另外,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技工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是以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这类孩子本身就存在着脆弱、需要关怀等特征,因此,关怀学生的心灵问题就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的察觉和解决,便会在潜移默化中造成对孩子的疏离,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关心和友爱,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的性格会变得自闭内向,外在表现出懒散冷漠的态度,甚至一些孩子会变得自私浮躁,一些孩子也会变得敏感暴躁,形成极端的行为,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我们要重视这类问题的处理,将这类问题和这类风险规避在萌芽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本策略
         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部分班主任对学生在成绩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对其生活以及学习却不怎么上心,这就导致师生关系变得非常疏远,学生从心里产生一种对班主任的畏惧和排斥感,甚至做不到最基本的尊重。部分学生沾染上了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导致其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平时作风不良,有些班主任认为这是学生个人以及家长的事情,不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也会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班主任平时应该对学生的细节变化和生活琐事多加注意,主动和学生进行私下的沟通、交流,也包括课堂上的互动,这都有助于缓和师生之间的冷漠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改变原来不健康的习惯和冷漠的性格,主动去和他人交流,有意识地去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

班主任还需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理解德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以此来获得家长的配合,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
        在学生青春期这个阶段,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一个模糊的感受,并不能自主建立健康积极的观点,他们大多数都是从身边的同龄人、家人、班主任以及网络上学习到一些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网络内容错综复杂,好的坏的都集合在一起,学生很容易被一些歪曲的观念带偏,甚至走向歧途。所以班主任需要起到引导作用,加上家长的配合,让学生能够尽早明白一些道理,遇事可以明辨是非。
         3.采用“管育并用”的德育教学模式
         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脱离了父母管教,容易放飞自我,误入歧途,班主任必须要注意对他们日常琐事方面的管理,在其中渗透德育。班主任可以采用“管育并重”的教學模式来提高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等,给学生传递德育的基本理念,帮助他们建立道德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平时的生活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学生的日常状态和习惯,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同时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带给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外在与内在形象。
         4.多开展社团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主任可以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文体活动,这样除了能够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与其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此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对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进行筛选和审核,组织更多能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活动,如合唱社团、茶艺社团、礼仪社团等,让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社团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加入一些锻炼学生意志力、磨炼其精神的社团,如长跑社团、武术社团、志愿者社团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班主任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其中,这样就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亲切,愿意亲近班主任,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班主任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5.重视学生可塑性
         虽然很多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当他们受到正确的引导,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多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自身的可塑性,可以在对学生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深入认识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知自己在理论方面的薄弱处,加上对自己能力的不满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没有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但是学生一旦有了支持和鼓励,那么就会产生更大的动力来弥补自身在能力方面的不足,愿意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做到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因此,在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当中应当以学生为基础,以德育为先,以技能为本,对班级管理,多心思,多角度多考察,多行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成才,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帆.技工院校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探讨[J]. 学周刊,2019(21):18-18.
        [2]覃天翼. 漫谈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管理[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3).
        [3]彭静.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之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6).


作者简介:唐浩 1974年8月 男  汉族  江苏省盐城市  本科  讲师   政治课程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