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贺
四子王旗第一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市 0118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不但需要积极吸收并内化教师的数学知识,还应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精神,主动探寻数学理论知识内涵,以强化自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当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受制于升学压力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探究欲与学习兴趣,这就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无法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难以增强整体的学习质量。本文将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重点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水准
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级教育主管单位与教学工作者逐渐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脚步。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切实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增强整体的教学效率。基于此,围绕提升高中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将学生传统被动地学习地位转变为主动学习地位,切实增强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复杂多变且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高中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吸收数学学科知识。同时,在高中数学课堂只有较为有限的教学时间,若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到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只是单纯地讲解教学重点与难点并将重要知识传输给学生,则难以提升教学效率,无法推动学生主动思考,不利于其掌握数学知识要点。在此背景下,若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则可切实增强整体的教学效率。相反,具有较强自主学习意识与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中生不但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数学知识,逐步领悟数学学习技巧,还可结合自身综合素养,选取最适宜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增强自身的学习效率。
第二、提高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在高中学生的数学教学进程中,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知识背景与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若教师仅凭有限的教学时间,很难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覆盖到班里的每位学生,更难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切实掌握全部的数学知识要点。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将时间与精力从问题解决与知识讲解活动中释放出来,通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节约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切实增强整体的教学质量。长期以来,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主要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若教师能够革新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其自主学习,则不但能够增强数学教学质量,还可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尽可能减轻自身的教学压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切实增强整体的教学水准与教学效率。
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2.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若学生与教师间存在良好的关系,则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教师组教授的课程,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数学学科具有诸多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均需要耗费学生大量脑力。若学生对数学学科拥有浓厚兴趣,则可轻松调动自身积极性,发散思维,拓宽视野,持续强化整体的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若师生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与融洽的交流氛围,则有助于切实增强学生学习动力,逐步强化教学效果。基于此,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愉悦、和谐、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困难,则教师应迅速给予其帮助和引导。同时,对于学生的正确行为,教师也迅速应予以肯定、赞扬、鼓励,确保学生能够始终以愉快、轻松、积极的状态学习数学知识,不断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2.2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具有核心的教学义务,主要负责将相关知识重点与难点传授给学生,从多个维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相应地,若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则可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切实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持续强化专业素养与知识水准,明确学生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践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生本教学理念。在日常的教学进程中,教师也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成为真正的教学主导者,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独立学习进程中,若学生遇到疑惑,则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不能只是将结果或答案告知学生,也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客观规律,带领学生共同推演解题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验证过程。此外,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主动性,使其可以深入感知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2.3强化高中生的问题意识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竞争中,为进一步增强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其问题意识。若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主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问题,则可主动探索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将开放性的问题引入课堂,逐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分析思路、解题步骤以及解决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知识背景、性格特点以及认知水准,设计数学问题,确保数学问题的难度有适中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若数学问题难度过大,则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挫败感;若数学问题难度过小,则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核心思维。通过强化高中生的问题意识,设置难度适中的教学问题,有助于连接新旧知识,帮助学生创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上述教学策略的应用进程中,教师应及时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所思、所想,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自信心,推动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教学活动当中。
2.4鼓励高中生质疑并提问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依靠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所逐渐锻炼出来的核心素养。基于此,为尽可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但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协助、引导作用,还应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高中生而言,若学生能够主动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则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通常情况下,相比于普通的学习活动,善于提问能够凸显出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其在数学学习进程中获取更多的养分。在日常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提升其学科综合素养,逐渐让学生主导数学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以及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进行提问与质疑提供有利环境。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对于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意义。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强化高中生的问题意识,鼓励高中生质疑并提问,能够从整体角度强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切实增强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世界,2015(9).
[2]刘秀娟.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