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朱红梅
[导读] 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教育改革创新,学生教育不再只关注学习成绩
        朱红梅
        四川省平昌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教育改革创新,学生教育不再只关注学习成绩,而是越来越关注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生命的学科,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利用生物课堂培养核心素养,增强学生保护自然、敬畏生命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意义,有利于优化生物课程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生物学科涉及的核心素养,探讨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为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引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学生只有具备核心素养,即: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才能战胜这些困难,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高中生阶段,利用生物课程知识,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借助生物实验课堂,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实操能力,培养出学科能力佳、道德品质优的好学生,优化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开展核心素养培养,如何创新生物课堂,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高中生物课程中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分析
(一)生命观念
        生物是一门巧妙的学科。在生物学科知识中,记载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记录了不同物质形态特征,如:生物的多元性、自然丛林法则,都是生物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利用高中生物课堂,让学生全面认识生命,学习各类生物的形态,走进生物世界了解生命,树立正确生命观念,学会保护自然、爱惜生命。
(二)理性思维
        所谓理性思维,就是指能够客观的看待生命现象,辩证的认识生命规律,科学分析生物知识和问题,从而掌握生物学科的本质。在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中,通过学习严谨缜密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让学生学会推理、建模分析方法,懂得用辩证的看待问题,提升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三)探究能力
        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一部分,也是了解生物现象的有效途径。在高中生阶段,利用生物实验课程,让学生自主分析、探究和总结,透过生物现象剖析生物理论,从中收获生物知识和探究技能。对于高中生而言,探究能力培养通常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小组在相互探讨、沟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掌握知识探究的方法,从而达到探究素养培养目的。
二、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理论素养
        如果将生物课程比喻成一栋楼房,那么生物基础理论就是楼房的地基,只有扎扎实实的建好地基,稳扎稳打的砌好每一匹砖,才能建设出绚丽辉煌的高楼大厦。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打好生物学科的根基,引导学生探究生物“是什么”,理解生物学的本质,懂得学习生物的价值,才能为后期教学奠定基础。譬如,在学习生物遗传学知识时,直接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观察家庭成员特征,如:外貌特征、性格特征,查看是否存在相似之处,并提问学生“为什么家族成员之间有这一现象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此时,再正式进入知识教学,讲解遗传学的理论概念,并结合家族遗传案例,分析遗传学的特点和生物结构,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理解遗传学知识的本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乐趣,了解生命的内在联系,优化学生生命观念,还能降低了知识理解难度,加深了学生对遗传学知识记忆,提升学生生物素养。
(二)开展生物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素养
         高中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透彻,甚至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再加之理论为主的课堂形式,让生物课堂沉闷无趣,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对知识的理解也流于表面。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趣味化的实验课堂,带领学生用做实验的方式,展现生物现象、剖析生物知识,这样既能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又能实现知识的理解内化。例如,在“细胞观察”实验时,可以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然后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自主制作松针临时切片,然后放置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松针的叶面结构,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实验现象,理解细胞结构特征,将理论概念与实验现象充分融合,优化学生空间想象力,提升生物知识理解质量。同时,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明确实验注意事项,让学生保持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然后在一旁观察,如果发现学生存在操作失误、行为不规范问题,需立即纠正错误,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意识,规范学生生物实验操作行为,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三)组织探究课堂,培养学生探究素养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只能应付升学考试,而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会让生物教学失去价值,也会影响学生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一边运用生物知识,一边收获成长的技能,为学生升学就业奠定基础。例如,在讲解DNA的知识时,先讲解DNA的概念,并演示生物细胞实验,待学生基本了解知识后,然后布置小组课后任务,第一组学生梳理课堂内容并制作思维导图,第二组学生收集DNA关联资料,总结国内生物DNA领域现状,第三组学生制作生物细胞模型。在完成第一小组任务时,安排一名学生总结归纳课堂知识,一名学生分析DNA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待这些基本资料备齐后,再一起梳理DNA知识导图。如果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咨询生物教师,把每一个知识点理解透彻,这样既可以保障生物学习质量,又能帮助学生建立生物知识体系,为知识运用奠定基础。在开展第二小组工作时,可以将小组成员分为两组,一组利用图书资料、期刊杂志的方式,另一组利用网络平台途径,共同收集DNA文献资料,待资料收集完成之后,再进行资料查阅和分析,总结出国内生物DNA研究现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DNA知识的认知,优化生物教学效果,还能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敬畏生命、爱护自然,保障科学研究意识,挖掘生物学科知识。通过巩固基础知识、开展生物实验、组织探究教学等策略,打好生物学习的根基,优化生物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蓓.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9.
[2]卢碧珍,吴佐建.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刍议[J].考试周刊,2017,(39).176.
[3]王星.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9).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