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钰
郧阳区实验中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关键。如何让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策略探讨。
关键字: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开放,气氛活跃,然而在新课程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不能做到合理高效。因此,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在这里我主要探讨学生备学的作用。学生备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做好准备,我认为学生的备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课前预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和情感。
无论哪个学科,无论什么学段,预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预习的这种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很多老师无意之中忽视对学生预习文章的要求和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很多时候听课,我们会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还没解决,教师就匆匆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就开始让学生谈体会、说感悟。看起来,好像教学效率很高, 节奏很快,其实不然,这样组织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欲速则不达"。
由此看来“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可讲。”如果不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就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就会造成学生理解肤浅,难以和文本进行很好的沟通,更别说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了,而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重视篇章词句等积累,循序渐进地培养阅读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叶圣陶说过:“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名言警句等好词片段的积累对学生语文写作,阅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读课文自然要理解其中的词句,才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只有能够自觉地使用学过的名言警句,描写优美词句,篇章;经典的议论抒情,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句,片段,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重视篇章词句等积累十分重要。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篇章词句等积累的习惯并掌握基本的方法技巧。这将有助于他 进一步学习语文,特别是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要想提高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足功夫。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这样经过日积月累,何愁学生语文知识不丰富,何愁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的耐人回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屈原》、《天下第一楼》等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作品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文学作品文学魅力。又如我在教《 范进中举》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设计了范进中举前与范进中举后画面的对比,并用范读和背景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对中心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能够发现问题,是他们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表现,因此在课堂上每位教师必须通过提倡、鼓励、引导,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逐步做到善于发问。
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 有的学生质疑中心是 表达“我” 对叔叔的同情,关心。资本主义社会也有温情的一面,并不是全部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的学生质疑中心是表达于勒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控诉无人性,不给人生活的出路。让学生经过课前准备和充分思考后,大胆地敞开心扉自由讨论,相互质疑,教师再鼓励补充。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虽然没有总结,但是学生们已经对文章中心明白于心。
三、课后拓展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我们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强学生动笔书面练习。学生不是在学教材而是用教材来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正好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平台。
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只是感悟,只是一读到底,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把“练”放在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上,也是培养理性思维,提升思维广度,思维深度的必经之路。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在课上注意读练结合,更要注意课后拓展延伸。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学习时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总之,我们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从教师的滔滔讲说的樊篱中解放出来,把大部分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还给学生,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各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达到语文阅读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