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明
前锋区广兴镇光辉小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 638020
摘要: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教学中执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关注情感教育,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让学生通过情感教育体验到美的熏陶。本文基于“品尝细节,以情激情”这个主题,从课文朗读、情境教学、细节描写三个角度,详细地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朗读;细节
细微之处见真情,关注细节,从细节中寻找语文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要通过剖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去品读、欣赏教材文章中的细节,促使他们在细节处感知情感、促发情感、升华情感,让情感教育成为推动教师课堂高效教学的催化剂。那么应该如何做到品尝细节,以情激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 在朗读中关注细节,于细微处感知情感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只有在学生朗读、熟读的时候,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渐渐地被学生感悟到,方能与作者形成感情的共鸣。文章中的某个关键词语、某个句子、某个重点段落等,这些细节之处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了文章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朗读中认真品味,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感知。
例如,小学语文《幸福是什么》这节课的讲解中,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大声的朗读,观察学生对生字的了解情况,对于不认识的汉字,要及时地告知。当学生读完之后,再实施恰当的点评。在朗读“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呢?”这个句子的时候,学生要带着好奇、疑问的语调来读,“又快乐又激动”的朗读语速可以稍微加快点。随着语速的加快,就会表达出一种激动的感觉,学生会感受到文中的三个孩子对于“幸福是什么”,既包含期待又感觉好奇,还为在后文中写到三个孩子带着期待离开了小井,并在之后的生活中感受幸福的含义做了铺垫。
通过朗读的方式,学生能够在课文的细节中逐渐体会情感,一点点地走进文章人物的角色,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对于文章的理解。
二、 在情境中感受细节,于思考中促发情感
情境教学法一直被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刺激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当学生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的时候,就容易对教学内容产生感情。
例如,在教学《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跟学生说:老师今天要给在课上表现最乖的小刚(化名)奖励一朵小红花。
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再提到:今天老师看错了,之前的小红花不能奖励给小刚。紧接着询问小刚今天的心路历程。借助小刚的心情给出分析,让学生思考:如果面对天上突然掉馅饼,但是后来发现馅饼属于别人,自己应该怎样做?是将馅饼还给别人,还是吃掉这个馅饼呢?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同学之间的分享,让学生渐渐地走进课文内容,他们就会对文中“父亲纠结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非那么容易”这种心情感同身受,理解父亲为什么会闷闷不乐。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快速、更真实的对于课文有个深刻的理解,在情感的感知中让思想和内容协调一致。学生在情境教学的参与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加强烈的体验感和归属感。
三、 在欣赏中领会细节,于体验中升华情感
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表达情感,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小学语文的课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或曲折生动,或令人感动,蕴含着浓厚的情愫,阐述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利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情感因素,进而开展情感教育。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也许他们不会特别深刻、准确地理解文中的情感表达,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将文中的思想情感与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利用有效的方式进行传导,实现以情感人,以情激情。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花瓣飘香》这节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深刻挖掘文中的情感因素,结合备课,将完美的情感课堂呈现给学生。教师要抓住这篇课文的文眼“懂事”来开展教学。教师事先在课前准备一只美丽的月季花,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月季花并感受它的美丽。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我们学校门前开满了这样美丽的月季花,你们忍心摘掉它们吗?课文中的小姑娘是怎样做得呢?在这篇课文中某个句子中详细描述了小姑娘的摘花动作,她对那些月季花非常喜欢而又珍爱,只是摘取了一片美丽的花瓣,拿给正在生病的妈妈……在这个细节的描述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启发,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与其相融合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纯洁而又美好的,就像细雨般洒落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使学生的情感逐渐得到升华。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关注情感教育,能够让小学语文的课堂充满生命力和人文色彩。利用情感引导,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章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多种方式引导下,小学生会逐渐受到情感教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与文化素养。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需要在课文的细节中挖掘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让情感教育之花散发出迷人的花香,让小学生纯洁的心灵感受情感之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婕妤.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20,(12).
[2]马琴.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未来英才,2017,(8).
[3]盛萍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散文百家(下),2019,(3).
[4]蔡小明.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速读(上旬),2016,(10).
作者简介:
姓名:陈耀明
出生年月:1969年11月
性别:男
籍贯:四川省前锋区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大专
职称:小学语文高级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