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王振孝
[导读] 近些年来,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开始在学校中普及推广
        王振孝
        灵璧县第六中学 安徽省宿州市234200
        摘要:近些年来,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开始在学校中普及推广,数学教师们应该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思考,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将传统教学模式从灌输模式转变为思考模式,从书本模式向互动模式转变,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思考;教学模式
        数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数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
1.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思考
        近年来,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效率不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教学模式未充分发挥出作用,需要教师对此模式进行更多尝试和优化,进而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1.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数学学习虽然只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一个过渡阶段,但是依然需要包含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很多的孩子在开始学习之后不能立即做到吸收全部的数学理论概念,导致在学习运用这些数学知识点来解决一些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甚至说是完全不清楚该如何入手。教师应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重点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师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丰富初中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并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消化吸收。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内容设计引导学生探析日常生活中相关数学综合应用的计算过程,让更多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的逻辑思维原理,同时在进行小组评价过程中可以引入更多的相关联的生活数学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范围。
1.2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首先,学生未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不知从何学起。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提升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此教学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提升中的效果未如人意,引发此问题的因素是教师在分配小组时未达到均衡化的要求,主要是学习良好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未均衡分配。另外,小组内学习较好的学习在学习积极性方面要显著高于学习能力弱的学习。因此,在分配学习任务时会表现出学习良好学生独揽学习任务的现象,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未有效参与合作学习中,进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2.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继续加强对小组合作教学策略的调研和分析,丰富数学课堂中授课的教学手段,敢于大胆尝试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2.1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数学课的授课环境和教学场所通常局限于教室里,容易引起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情绪,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无法切实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感和数学计算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可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通过互动互助提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技巧,建立学生整体的现代数学知识思维,进而不断提升学习质量。比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就根据需要及时引导班级学生展开一次课前预习。首先是将全体学生分配小组,充分利用课后课余时间认真通读数学教材,将图形的相关内容作出一定了解。当老师提问三角形、正方形或者多边形等问题的时候做出正确判断,教师则通常需要在讲解新课之前及时对每个学习小组展开随机问答提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每个小组对预习任务的完成效果。接着可以选择展开一种自主交流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习小组就统一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学习意见和观点看法,让各个小组在互相深入交流参与讨论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思考模式,让自主探析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引导学生尽快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也具有积极的帮助促进作用。
2.2创新课堂设计
         教师可在设计课堂时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从而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融入感,加强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能力,并在课堂内进行互动教学,通过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熟悉情况,而后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北师大版教材《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进行学生身高、体重的测量,记录数据和划定题目范围,对数据的趋势进行分析,例如有哪些同学达到了平均身高,有多少同学的体重超过了健康标准。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测量,通过不同分析方法进行尝试,互相检查。老师和学生一起思考计算,找到不同方法使用中的误区和限制,对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解读,这种教学方式能让教师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的趋向性,而且让学生们感到非常有趣味,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对数学科目的热爱。这样做既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并让学生置身其中,又能够并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解题和知识运动能力,引导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沟通和配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结束语:小组合作模式是符合教学改革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应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合作的默契,适时的引导学生产生对数学科目的热爱,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在数学课堂去更好的表达和沟通。
参考文献:
[1]杨华光.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建策略[J]. 读与写,2021,18(5):208.
[2]王研.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神州,2021(2):137-138.
[3]曹希晨. 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